大众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大众保健

老了后跟儿子住,跟女儿住的差别在哪里?这两位老人的回答很现实

举报/反馈
2023-05-19 09:54:4839健康网

“我就喜欢一个人住,自由!想吃什么自己做,也不用操心小孙子见天胡闹。”公园里的老张一边说这话,一边甩着双手做锻炼。

“不见得吧,我还是喜欢在女儿家里住着,自己有个头疼脑热的,女儿和女婿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再说了,整天和外孙子在一起,多开心啊。”刘婆在一旁反驳着老张。

老张没怎么接话,而是哼哈了两句往公园外面去了。待到老张走远了,刘婆才小声对身旁的周奶奶说:“什么喜欢一个人住,全身骗人的,他那个儿媳,全小区谁不知道呢”临了,刘婆还不忘来一句叹息:“这养儿就是不如养女啊。”


随着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临近,老人退休后是自己住,还是跟子女们住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切切实实的问题。这里面除了亲情关系之外,也还掺杂了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老年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健康方面的情况,对老人和子女而言也异常迫切。究竟怎么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个人的感受和不同家庭的选择。

和儿子住,觉得理所当然,但容易受气

老张就一个儿子,最初退休的时候,他是没打算和儿子一家住的,那时候老伴儿还在世,两个人相互照顾着,生活倒也自在。然而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两年,老伴儿就得急病过世了。

猝然而去,让老张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儿子就希望老爸能和自己一起住,这样能让他的心情缓解一下,也能随时照看老人的身体。

老张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架不住儿子一再要求,于是他就搬过去了。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可以,老张每天也没啥事,偶尔也会给家里做做饭。

不过由于儿媳工作不稳定,所以家里的大部分家务,还都是由她来做。时间长了,老张慢慢听到了闲话,儿媳不怎么乐意他住在家里。


他心里很不爽,养儿子为啥,不就是为了养老嘛,再说,儿子也没有对他下逐客令。但是,儿媳却不给他好脸色,加上儿媳也几乎天天在家,两个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渐渐地,生活上的矛盾就多了起来。

眼看着矛盾会扩大,老张觉得再这样住下去,对儿子整个家庭都会造成影响,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搬回老屋。就这样,老张在儿子家仅仅住了半年多,就有一个人住了。

和女儿住,无微不至,心里却始终没有归属感

刘婆就不同了,她确实是常年住在女儿家的。也难怪,她就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真的是想去哪个女儿家住,就去哪个女儿家住。

相比于儿媳,女儿就要体贴多了,不但生活照看得好,重要的是女儿和女婿永远不会给老人使脸色。所以,刘婆年年都在女儿家里住的乐不思蜀。

直到过年的时候,她才从女儿家里搬到儿子家里,稍微住上一段时间。刘婆退休前在自来水厂工作,退休后有三千多块的退休金,这笔钱除了自己吃喝之外,日常就没有什么大的开销了。

时间长了,儿女们虽然嘴上不说,可都知道这笔钱是存在的,老人怎么分配,那就不得而知了。由于常年不在儿子家里住,刘婆听到的风言风语是,儿媳担心她把钱都给了四个女儿。


事实上,刘婆也没给过女儿什么好处,她想的是这笔钱大部分都留给儿子,虽然听起来有些偏心,可在刘婆心里,儿子毕竟才是自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永远是泼出去的水

要不,为啥每到过年的时候,她就要搬回儿子家住呢。毕竟在刘婆的心目中,那里才是自己的家,女儿对自己再亲,自己也是客人。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自己住最舒服?

养儿防老,这是中国人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但是,当代的老年人也知道,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这个道理。虽然父母子女之间是亲情关系,但本质上也有利益纠葛。

如果单纯从居住上来看,老年人和年轻人住在一起是好处多多的,首先可以排遣老年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尤其是那些失去另一半的老年人,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更加开朗。

其次从身体角度去看,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身患疾病的风险越来越高,和子女住在一起,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现实中,很多罹患中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是因为独居没人发现而过世的。如果家里有年轻人,则能很好的避免的这一情况。


当然,老年人独居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独居最大的好处就是,就能避免很多家庭矛盾和纷争。老年人毕竟和年轻人是有代沟的,尤其掺杂上利益纠葛的时候。

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和目的,住在一起时家庭内部难免会出现各种纷争,尤其在多子女的家庭,这样的情况更难处理。

相比之下,老年人独居,不但自己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同时也能减少家庭的矛盾和摩擦。再者,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独居的情况下,自己能够随意支配时间,子女们也有各自的空间,双方都能过得不错。

只是在现实中,老年人是否有退休金的问题,子女和老人是否是异地生活的问题,老年人对待子女是否能一碗水端平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导致老年人是否和子女生活,就不单纯是个健康和亲情的问题,背后有很多利益上的考量。

面对这样的情况,事情往往并不能一刀切解决,而每个家庭,也都有各自差异化的选择和解决办法。所以总结来看,老年人应该怎么居住,关键还是得看各自的实际情况,不能简单的套用别人家的情况。

子女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虽然传统观念不把女儿当成自家人,但很多老人还是长年住在女儿家里,这就需要老人以后在财产的分割上不能过分偏向儿子,应该以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来面对情况。


其次,从年轻人的角度去看,很多人都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太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因为观念的迥异,这也是矛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是,无论是从传统孝的观念还是从现实生活中,养老院数量不多且质量不够高的角度去考虑,父母年老后将其接到自己身边居住,这都是客观情况且必须是自己该做的。

做儿女的,尽到自己的孝道,照顾好父母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心情畅快,就是最应该做的。也只有做到这样,整个家庭才能和睦。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话,虽然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随着全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父母子女异地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普遍。

在这种时候,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往往有很多客观因素掣肘,所以,公共养老的模式就必须要提上一个全新的高度。

养老院的数量配比以及质量要落实,同时也要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养老的观念,让人们自愿选择去养老院。只有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得以妥善解决。

参考资料:

[1]马香媛.刘子含.黄鹤,合作配置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21

[2]睢党臣.刘星辰,人工智能居家养老模式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20

[3]多种养老模式和服务技术现状与思考[J].中国老年杂志,2021

[4]农村“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发展的优势、困境与应对策略[J].理论学刊,20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分享至
快速通道
头条热榜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