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医生是很少生病的,即使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可事实上,许多医生忙于工作,连自己患癌症了都不知道。
2019年,我国肠癌专家、中大附六院长王磊因胰腺癌离世,年仅50岁。患癌症后,他依然连续3晚在做手术。
医务人员常常一副救死扶伤的模样,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同样会生病,而且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一、行医40年,自己却得了癌症
杨育正是产科名医、妇癌治疗专家,也是曾两度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淋巴患癌者。行医40年,迎接过无数新生命,也送走过无数的患症者。这样一位医者,在2012年被诊断了淋巴癌。
杨育正医生感慨说道,“一瞬間,我立即由‘体验组’的医生,成了‘被体验组’的患者。” 年轻时为了工作,经常一天只睡三小时,长期活在压力之中。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为工作和家庭负责,但终于轮到他能为自己做点什么时,时间却没有为他停留。
二、心理压力与癌症息息相关
由压力导致的癌症在医学上被称为压力致癌,据日本国立癌症医学研究发现,精神上的压力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机能,降低防御外来病毒及自身体内细胞癌变的敏感度,由压力导致的癌症发病率大大提高。
压力大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为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大大下降。而T细胞和NK细胞,这可是人体清理癌细胞的主力,也就是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
三、患癌后,院士总结出4句话
“癌症与长期压抑脱不了干系”
杨院士回想起生病前的一段时间,他遭遇的各种中伤、攻击及郁闷的情绪,可能为癌症种下病根。
当一个人焦虑不安、发怒、紧张、忧郁的时候,会产生“压力激素”,激素水平长期居高不下的时候,人体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和摧毁,癌症有了可乘之机。
钟南山院士也曾在采访中说过:“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坚持运动,是防癌良方”
杨院士说道,在他抗癌期间运动是没有“休假”的,每天清晨6点前出门,在家附近慢跑快走一到两公里,后期因行程安排早上在家做气功,傍晚跑步。
原理是简单的,主要看能否坚持落实。2016年美国癌症中心报告指出,运动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发病率,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人保持一个良好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好睡眠能养好抗癌力”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在抗癌期间,杨院士坚持每天5:40起床,晚上9:30上床,中午则午休30分钟,生病之后生活规律起来,作息的模式一直持之以恒,从没间断。
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在与恶性肿瘤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癌没有偏方,要讲究科学”
身体调理,不外三大要素:吃得对,动得勤,睡得好。蛋白质与免疫力关系最为密切,抗癌期间根据免疫的情况,杨院士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为了应对高剂量的标靶治疗,杨院士在化疗期间补充了防止贫血的红肉和深色的蔬菜,必要时还补充了维生素。后来免疫力回升后,则换上低脂的白肉,同时决不生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压力虽然会导致癌症,但只要我们正确面对,采取合理对策也能防范于未然。有效地提升自身适应压力的能力,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参考资料:
[1] 《癌症专家自己患癌后,悟出七条抗癌真理!》.健康时报 2018-06-30
[2] 《世界肿瘤日|癌症或成医生职业病,中国医生何时才能休息?》.MedSci梅斯.2021-4-20
[3] 《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诱发癌症!》.铭道医疗.2020-11-14
[4] 《李雪健20年抗癌,提醒我们:每个人生来自带“抗癌力”,不得癌也要护好它!》.健康时报.2021-2-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