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学生流行残酷“三段睡眠法”

  北京市的不少高中生明显感觉的,自从实施了新课改以来,学校赶进度的情况多了起来。如果到了“非常时期”——模块考试之前或者作业特别多的时候,学生还发明了一种适用于非常时期的“三段睡眠法”。据说,这种三段睡眠法在同学中还挺流行。(《中国青年报》4月29日)

学生流行残酷“三段睡眠法”


  据说,一些生活节奏紧张的香港人从夜间活动的猫那里得来灵感,发现猫之所以能保持精力是因为能够利用短暂的间隙打盹休息,于是,计程车上、地铁、公交里随时“猫睡”,也就成了不少香港人的补觉方式。不过,北京的高中生则将香港人的“猫睡”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为了完成学业,这些中学生不仅需要在公交车上打盹补觉,连晚上的睡眠时间也不能一觉睡到自然醒,而不得不大切“三段”,凌晨一点居然还要起床学习一段时间。面对北京中学生发明的“三段睡眠法”,“猫睡”的港人恐怕也得自叹弗如。

  对此,或许有人会吟咏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名句,并认为这些为了学习不惜“悬梁刺股”,从睡眠中抢时间的学生前途无量的好学生,甚至是学习的好榜样。不过,在笔者看来,连学生睡眠都不能保证的教育实在是失败的教育,需要孩子们凌晨一点起来挑灯再战,晚上睡觉都要分三段的学习压力更是一种危险的摧残。

  事实上,作为基本的常识,夜间的睡眠无疑极大的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而言,充足的睡眠更是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养分。按理来说,教育的首要目的理当是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才是,且不说“三段睡眠法”的疲劳战很难产生好的学习效率,即便是学生真的从睡眠中抢到了成绩,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成绩也必然是得不偿失的。近期不时有媒体曝光学生“过学死”现象,恐怕正与过重学业压力下的学生不得不透支睡眠、透支健康和生命有关。而当教育竟然需要学生支付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时,显然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原则和前提。

  万事过犹不及,大雪压青松或许能锻炼青松的筋骨,但过度的暴雪却可能压断摧折青松的枝干。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学业,也同样概莫能外,过度的学业负担不仅不可能拔苗助长,而只会误了幼苗的卿卿性命。事实上,相比北京学生,全国其他地区的升学压力和竞争其实要更为惨烈,当北京中学生都需要“三段睡眠法”来应对过重课业负担时,其他地区的中学生每天能睡几小时,还真是让人不敢想象。无论如何,“三段睡眠法”绝不是什么励志片,这种对于生命的摧残更应作为教育的耻辱,并引发教育领域的及时反思。

(实习编辑:李曼菁)

学生流行残酷“三段睡眠法”          学生流行残酷“三段睡眠法”
2009-05-01 02:56: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