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补错保健品 6岁女童大乳房

补错保健品 6岁女童大乳房


  案例:

  楠楠今年6岁,在幼儿园的例行体检中,医生发现这个长得胖乎乎的女孩双乳下面有硬块,老师打电话让楠楠妈带她去看儿童医院的“性早熟门诊”。在医院拍了片子,发现她的骨龄已有8周岁,医生建议打一种延缓发育的进口针,每月一针,直到楠楠满9岁。“否则楠楠有可能长不到1.5米,而且身体发育会远远超过心理发育,这会对她的心理产生很多消极影响。”

  晚饭桌上,楠楠妈与楠楠爸互相指责对方是导致楠楠“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补错保健品 6岁女童大乳房

  楠楠妈受指责的理由是:整天带着楠楠看男欢女爱的电视连续剧,使她受到超前的“情爱启蒙”;经常给楠楠吃炸鸡汉堡、炖鸽子汤;整天唯恐女儿营养不良,买成堆的保健品给女儿吃。

  楠楠爸受指责的理由是:溺爱女儿,专买反季水果给孩子吃,什么冬天的草莓、葡萄,春末的橙子和桃;说黄段子从来不避女儿;还有整天带着女儿去啃鸭颈……

  楠楠的爸妈,到底谁才是“祸头子”?

  案例延伸:

  【什么会让孩子性早熟?】

  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影响孩子发育过早过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食品、性教育、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

  相关链接:什么才算“性早熟”?

  【能否说得详细点?】

  凶手之一:食物篇

  ● 保健品——关键词:儿童口服液(增强食欲、促成长、提高智力)

  1、声称能使孩子“更高更壮”的儿童口服液:针对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5、6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因为,他或她可能已悄悄出现发育势头,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专家指出,性早熟的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将比同龄伙伴矮约10-15公分。

  2、增强食欲的保健品:更有些家长盲目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可以增强食欲的保健品,但一般能够增加食欲的保健品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可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

  ● 补品——关键词:药食同源补品(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红枣、荔枝干、黄芪、沙参等);营养补品(蜂皇浆、花粉)

  1、所有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2、蜂皇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也别给孩子吃。目前花粉保健品日受推崇,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体质较弱,便尝试着让孩子食用此类产品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为此,专家提醒,不宜给儿童食用花粉保健品。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齐玉梅说,这是因为花粉系蜜蜂从花朵的雄蕊上采集到的花粉粒,其成分相当复杂,除含有人体所需的许多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一些药效成分及性激素。研究发现,芝麻花粉中含有孕酮、雌二醇、睾酮、促黄体素、催乳素等人体激素;油菜花粉中谷甾醇含量较高;玉米花粉、高粱花粉、蚕豆花粉等也含有较多性激素成分。如果儿童食用了这些花粉制品,可能会出现性早熟及其他生理功能失调,给身心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 禽肉、特别是禽颈——关键词:鸭脖子;鸭颈;鹅颈;禽颈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由此,吃鸭颈、鹅颈,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 油炸类食品——关键词:炸鸡;炸薯条;炸薯片

  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 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下一页:看多了电视也会“性早熟”?揭秘易致性早熟4种生活习惯

  【特别提醒】植物激素其实不会导致性早熟

  刺激水果、蔬菜等植物生长的激素会不会也刺激人体的生长发育?儿童吃了用激素催熟的水果、蔬菜后,会不会出现性早熟?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毓橘教授从事激素研究已经40多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肯定地说: “植物激素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与动物激素不同,植物激素没有雌激素、雄激素之分,目前较为常见的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五大类,均为“内源激素”,如人们爱吃的竹笋中,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很高,香蕉中乙烯的含量也很高,而且水果蔬菜越幼嫩,体内的激素含量就越高。

  赵教授说,由于植物激素大多是小分子,而动物激素主要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多肽,两者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也完全不一样,植物激素只作用于植物体,动物激素只作用于动物体,因此,植物激素对动物体不起作用,而动物激素对植物体也不起作用。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研究员陈季楚说,前两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一位博士生出于好奇心,曾经和她合作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二军大的动物激素用来培养植物,把植生所的植物激素用在动物身上做试验,结果双方都没有任何结果。

  【保健小编有话说】

  父母们看到这里可能会问,这样说来,所有“好东西”都不给孩子吃就对了?

  小编有几点建议:

  首先,只选对的,贵的算啥靠边站:再贵的“好东西”,不能因为它好就往孩子身上堆吧,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身体的内环境是还没有稳定和成型的,让他们吃吸收不了或者过分营养的食物,不是爱,而是害。就像你有一张VIP头等舱的专机机票,如果我有心脏病,你就算再爱我也不能让我去坐飞机对吧。

  其次,就算是好的,也别过量:我们某些家长,一听专家、医生、学者说哪样东西对孩子好,就成堆成堆甚至将那种食物批发回来给孩子吃,相信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如果只给孩子大量的摄入某种营养,就会造成过分片面而营养不良;如果给孩子大量摄入多种营养,就造成营养过剩影响生长发育,哪种情况都不合适。再好的食物,过量了总会对身体造成负面负担,您说呢?

  最后,凡事都别偏激:有的爸妈说,哦既然这样,保健品全扔了吧,补品也都别吃了,要不干脆营养点的东西都不吃了,免得营养过剩!这样岂不是跟“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一样?该吃的还得吃,例如维生素补充类保健品就不会引起任何“性早熟”风险。

63
2009-04-24 03:48:00浏览34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