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子养生思想与气功

  老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养生,特别是养生哲学,提出了不少宝贵的见解,对后世医学、养生学、哲学、气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养生哲学后来被中国道家养生派几乎全部继承了下来,并将其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

  老子的思想,包括养生哲学,都记录在《老子》一书中,深为后世养生家、道家所重视。在1973年长沙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老子》的两种抄本。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死后还要陪葬《老子》抄本,可见古人是多么推崇他。

  老子的养生哲学有哪些内容?古人虽然做了不少研究,但近代研究得还不多,且看法不一。大致说来,老子的养生哲学有以下几个方面——

  清心寡欲

  养生家历来认为,要健康长寿,除了身体外,精神也要健康。如明代养生家高濂说:“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只知爱身,不知爱神,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人即死,车败马即奔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人们只知道保养身体,不知道保养精神,只知道爱护身体,不知道爱护精神,殊不知身体好象载有精神的车一样,精神一去,人就死了,车若是坏了,马也跑了。由此看来,要健康长寿,既要讲究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物质条件,也要重视人的思想和情绪等精神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老子对精神条件阐述极详、极深。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灾祸莫过于不知足,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人若是见什么就想要什么,那就要“罪”、“祸”临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又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句话的意思是,虚荣和生命,哪个更亲切?生命和财产,哪个更重要?获得和丧失,哪个更有害?因此,过分贪爱,必造成更大的破费,贮藏得愈多,也必然损耗得愈多。这句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你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身心精力消耗过度,从而有损健康。

  老子一再强调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即要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他又说要“不贵难得之物”,即不要看重稀有的商品,而要“为而不争”,即做什么事都不要和别人争夺,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危害身体。

  老子的这个养生哲学,在今天看来,也颇有几分道理。例如,现代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即将一只装有兔子的笼子放在一个装有猛虎的笼子旁边,让这兔子成天看着老虎而惶惶不可终日,对任何“美味”也不爱吃,也睡不好,结果不多久这兔子就萎靡不振,缩成一团,消瘦无力。作为对照研究,另一只兔子则被放养在自然的环境里,结果十分健壮。从这个实验即可看出,精神、情绪对人的健康长寿是多么重要。

  强调守中

  老子说“多言致穷,不如守中”,意即言多必行不通,还不如保持适中。他还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意即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个整天,所以还是守中好。

  老子认为应该“去甚,去奢,去泰”,意即应该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他要求做到“方而不剖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即要做到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划伤,正直而不至于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刺眼的光芒。这就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要过,这样自己才不受损失。

  不这样做会怎么样呢?他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意即强暴的人不得好死。又说“致数与,不与”,意即追求过多的荣誉反而没有荣誉了。所以,他认为最好是“不欲如玉,珞珞如石”,即最好既不想做什么高贵的美玉,也不做下贱的坚石。

  老子的养生学说,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养生家所继承、发展。如中国南朝大养生家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就说过:“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儒家董仲舒也说:“能以中和养身者,其寿极命。”

  今天看来,对于现代人,尤其是老年人,这些养生观点仍然是有价值的。

  静以养生

  老子在阐述其政治、哲学见解的同时,也非常丰富、细微、深刻地描述了做静功(即坐禅或静坐)时的体会和感觉。有人说,老子可能是由于做静功时深得其中奥妙,才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哲学观点,并希望用以治国安民。

  例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这句话的意思是: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事物尽管变化纷纭,最后都各自回到它们的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这成了后世养生家们经常引用的最古老、最经典的练功诀窍。

  我们都知道,静功练得好,会使人舒适无比,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种感觉非一般不练静功者所能体会到,而老子体会到了。不仅体会到了,还写成文字留传下来,堪称难得。例如,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有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恍惚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深远冥昧啊,深远冥昧中却涵有极细微的精气,这极细微的精气最具体,最真实。他把练功入静后的美妙感觉,描述得无以复加。

  他又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大意是人经常可以从无形处看到万物的微妙,经常从有形处看到万物的终极,这两者(有形和无形)各不同,实出一源,都很深远,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微妙的总门。可是,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奥妙呢?他认为,只有“专气致柔”(专心守气,致力柔松)和“涤除玄览”(消除杂念,深入静观),才能做到。用气功的术语来说,就是意守丹田,静到妙处,想着丹田可以看其微妙,不想丹田可以看到其终极,千变万化,玄妙莫测。这正是静功入静的写照。可以设想,老子若非练静功深有体会,他是描绘不出这样细微的。
老子不仅对静功深有体会,而且也提出了一套练静功的方法。例如,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思是若从气功或静功角度来理解,即为消除杂念,意守腹部,削弱欲望,强健筋骨,当然,老子要把这种主张推广到治国治民,让人人都如此(“常使民无知无欲”),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在做静功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所以历来为修炼者所重视。

  怎样才能入静?老子指出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意即要塞住知识的穴窍,关上知识的大门,不露锋芒,超脱纠纷,以便入静。这可说是中国气功消除杂念、引导入静最古老的诀窍。

  综合上述可见,老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要养生长寿,就要习静。他的这种见解,也被中国历代养生家甚至道家、儒家继承下来,如庄子、抱朴子、孙思邀甚至苏东坡、白居易、陆游等大文学家等都曾坚持练静功,而且在这方面都有文字记载留传于世。所以,老子不仅是大哲学家、思想家,而且也是大养生家。

(责任编辑:李宇胜)

2007-08-09 15:04:00浏览1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健康养生知识有哪些
女性健康养生知识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规律作息、特殊时期护理等。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1.健康饮食: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橙子等,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白肌肤。另外也可以适量食用豆腐、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2.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但是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到身体健康。3.保持心情愉悦: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女性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进行缓解,也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放松自己的心情。4.规律作息:每天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晚至少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同时,要避免熬夜,以防损伤身体。5.特殊时期护理:女性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食物和剧烈运动;孕期要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产检和营养补充;更年期要关注身体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雌激素。除此之外,建议女性每年都要去医院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讲孕妇如何养生
中医认为孕妇在妊娠期间应注意养生,养生方法主要包括生活规律、饮食指导、穴位按摩、情绪调养、草药调理等。 1、生活规律 起居以平和为上,既不可太逸,亦不可太劳。逸则气滞,导致难产;劳则气衰,导致伤胎流产。因此,孕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要有规律,最好每天保证睡够8小时,并适当运动。这样才能使自己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来应对妊娠期的各种情况。另外,孕妇衣着应宽大,腰带不宜束紧,平时应穿平底鞋。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要适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大便秘结时,避免用泻药。 2、饮食指导 在妊娠期间,孕妇应注意加强营养,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也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从而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素体阴虚火旺者,慎服雄鸡、牛肉、狗肉、鲤鱼等易上火的食品。 3、穴位按摩 中医强调经络的管理,建议孕妇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以促进经气的流通,保持身体的平衡。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太溪、涌泉等,在咨询中医或专业按摩师的指导下进行。 4、情绪调养 孕妇还应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避免过度焦虑、紧张或压力过大。同时,中医也会提供一些瑜伽、冥想等放松方法,帮助孕妇缓解紧张情绪。 5、草药调理 如果孕妇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当归、白芍、川芎、地黄等草药进行调理。建议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私自盲目服用,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式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食物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孕妇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春季养生保健最适宜的药物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春季养生保健在医生的指导下,任何药物都没有最适宜一说,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丸等药物都比较适合春季养生保健。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2、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不适症状。3、四物汤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血和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4、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是由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养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5、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丸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等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同时,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水果养生保健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适当吃水果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食用方法有多种,具体包括直接食用、鲜榨果汁、水果沙拉、水果煲汤、水果干零食等。1.直接食用新鲜水果洗净后直接食用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并且不同的水果口感各异,有的酸甜可口,有的清脆多汁,直接食用能让人充分品味水果的天然风味。2.鲜榨果汁将水果榨成果汁饮用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搭配不同的水果,制作出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果汁。鲜榨果汁富含维生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排毒。但要注意鲜榨果汁应尽快饮用以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3.水果沙拉把多种水果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酸奶、蜂蜜或沙拉酱等调料拌匀,制成水果沙拉。水果沙拉色彩缤纷,口感丰富,既可以作为正餐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零食或甜点。这种食用方法可以同时摄入多种水果的营养,增加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4.水果煲汤一些水果可以用来煲汤,为汤品增添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例如苹果、梨、无花果等可以与瘦肉、排骨等一起煲汤。水果煲汤时,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在炖煮过程中会融入汤中,使汤更加鲜美可口,同时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5.水果干零食将水果制成水果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水果干保留了水果中的一部分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同时便于携带和保存。可以作为零食随时食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但要注意选择无添加的水果干,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添加剂。吃水果时通常建议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左右适量进食水果。但不建议过量进食,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发生。若食用过多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医养生先养哪个脏腑
一般不存在中医养生先养哪个脏腑的说法。通常情况下,建议患者通过调理心、肝、脾、肺、肾等脏腑进行养生。1.心:心主血脉,也是藏神之处。如果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血脉运行不畅,并且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心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2.肝:肝具有疏泄的功能,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还可以调节情志。若肝脏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气血郁滞、情志失常等问题发生。所以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压抑情绪。3.脾:脾主运化,可以将水谷精气转化为营养物质,供给各个器官组织使用。同时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与运化。若脾虚就会导致饮食无法消化吸收,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的食物为主,比如米粥、面条等。4.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呼吸新鲜空气、维持体内气体交换以及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等。对于长期吸烟者来说,应尽快戒烟,以免对肺部造成严重损害。5.肾:肾脏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生成尿液、排出废物、调节内分泌等功能。为了保护好肾脏健康,患者平时应该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堆积。除此之外,还需适当调理其他脏腑。建议患者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治疗。
谭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是什么
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包括饮食调理、艾灸疗法、拔罐疗法、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治疗措施。如果三伏天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三伏天的饮食调理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绿豆汤、薏米粥等,同时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绿豆汤和薏米粥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三伏天的燥热症状。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通过将艾条或艾绒放置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燃烧,以达到治疗目的。通常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能够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对于三伏天的湿热体质和气血不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每个穴位可艾灸 10-15 分钟,每天 1-2 次。 3.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使局部组织充血、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通常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拔罐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祛湿排毒,对于三伏天的湿热体质和气血不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时不要立即洗澡。 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材料制成药膏或药丸,贴在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目的。通常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中药贴敷能够通过穴位的吸收和渗透作用,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对于三伏天的湿热体质和气血不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贴敷时间一般为 4-6 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皮肤耐受情况而定。 5.中药泡脚 中药泡脚是将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药材料放入热水中泡脚,以达到治疗目的。通常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浸泡时间以每日 20-30 分钟为宜。中药泡脚能够通过足部的吸收和渗透作用,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对于三伏天的湿热体质和气血不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在三伏天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和使用空调时注意适度调节温度。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