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上个周末,公司一年一度的体检又安排上了,焦急的等待了一周后,小夏终于拿到了体检报告,报告上心电图一栏显示窦性心律不齐,这下小夏傻眼了,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窦性心律这个专业术语也把她难住了,这到底是啥意思呢?网上一查,也是各种专业说法,看着令人费解。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人的右心房上,有个特殊的小结节,临床上称其窦房结,它可以自动的、有节律的产生电流,然后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按顺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
人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可以说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而这种从窦房结发出的心脏节律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简单点来说就是: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当窦房结发出不规则的冲动时,就会引起心脏收缩节律改变,这种情况就是窦性心律不齐。
这里我们科普一下心律与心率的关系:
这两个词汇,虽然读音一样,乍看上去,意思也相似,所以很容易让人分不清。但实际上,两者有本质区别。
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也就是反映心脏跳动间隔(节奏)是不是一样、均匀,是齐还是不齐。而心率是指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它是反应心脏跳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次/分钟。
一般情况下,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在60-100次/分钟都属于正常范围,低于60次就属于过慢,高于100次就属于过快。所以,这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要注意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
二、心律不齐是病吗?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心率较慢时,与情绪不稳定、过度的体力劳动或使用某些药物及神经张力有一定的关系,多无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
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疾病引起,比如传导阻滞,主要是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如果症状比较轻,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可以先观察。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厥等表现,则需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此外,尤其是要注意这2种心律不齐——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前者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进而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时间久了,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堵塞脑血管,只是脑卒中,是可致命的。
室性早搏多与冠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冠脉血管堵塞只是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等引起的,如果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也是很危险的。
所以,如果是属于这种心律不齐,尤其是检查发现早搏总数超过5000时,一定要及时查明病因,看是否是心脏疾病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再及时对症治疗。
三、心律失常防范妙招
1、精神因素,尤其是紧张、激动、生气、压抑的情绪最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比如压力大时,人的交感神经会异常兴奋,从而导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钟100多次,造成心跳过速。
所以想要防患它,平时就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激情绪,尤其对一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同时学会合适的方法减压。
2、避免盲目乱用药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的药物,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用药,此外滥用某些抗真菌药及抗生素、镇痛药及抗癫痫药、中枢兴奋药等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3、积极治疗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也要比一般人大,所以平时要多运动,控制饮食,学会调节压力。同时,辅助药物把血糖控制好,尽可能不得冠心病,这对防患心律失常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还有甲亢也是,患病后,甲状腺素的分泌也会过多,可刺激心肌细胞中的“酶”,致使出现电生理异常,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出现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
心律不齐生活中很常见,多属于正常生理情况,不用太担忧,但是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所以还是要多留意,如果确实属于疾病引起,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以此降低危害。
互动:心律不齐,要不要治疗?
参考资料
[1]《心率在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齐」也不用治》.生命时报.2018-12-14
[2]《体检检出窦性心律不齐!它不是病》.健康时报直播. 2017-03-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14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双城市和平街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菏泽市广福南街29号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河北省承德市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111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