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罗洪说:“我的长寿,得益于心境平静,宠辱不惊。”罗洪一生出版了十多部小说集,建国前,被著名作家赵景深誉为“真正的小说家”。
解放后,又被推崇为全国“十大女作家”之一。无论是在众人喝彩的得意岁月,还是在下放劳动的迷茫日子,她都抱着一颗平常心。她患有高血压,但一粒复降片,足以平稳血压,至今已有几十年。如今,她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每天早晨5时起床,自己漱洗完毕,然后准时收听6时的早新闻。上午读报、看书。她订有多种报刊,书大多是读现代小说。吃过中饭,小睡一会,大多是躺在床上翻翻报纸,然后眯上几十分钟,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午睡后构思写作。她晚年写的《孤岛岁月》《罗洪散文》就是这样问世的。
二是脑子要多用,手脚要多动。罗洪生来瘦弱,一副文文静静的模样。由于职业的习惯,平时坐着看书写作较多,但她注意活动,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多动。对于作家来说,脑子要多用,格子要多爬,手脚要多动。她一生坚持劳逸结合,动静配合,看书写作一会,必然下楼走动走动。她平时喜欢散步,住宅周围地区她都走过,一楼一宇无不熟悉,八九十岁时,还能从地处淮海中路的家里散步到徐家汇。
三是饮食清淡,不宜过饱。她说,吃东西,宁可三分饥,不可十分饱。不能看到好东西,馋心上来,吃得饱透,这是伤身之举,不是养生之道。她平时早饭大多吃泡饭,半碗足矣,佐之酱菜,油氽花生。中饭,二荤一素一汤,或者二素一汤,米饭半碗。晚上也是如此。她吃饭不挑不拣,排骨、红烧肉、五花肉都吃,但油腻不能太重。她说:“吃得清淡,活得自在。”说着,乐呵呵地笑了,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逗得我们也笑了起来。
罗洪的个人介绍:
罗洪女士是成名于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生于1910年,今年已97岁了。罗洪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朱雯的夫人,“陟岵草堂”典出《诗经·魏风》中的篇名,蕴含思念父母之意。原来朱雯年轻时离家外出求学,1927年他父亲不幸去世,隔了几年,母亲又仙逝,这对年轻的朱雯心灵打击很大,为纪念双亲,他把书斋命名为“陟岵草堂”。当年,朱雯写过不少读书札记,后结集为《陟岵草堂诗话》。他与罗洪结婚后,“陟岵草堂”成了他们伉俪的共同斋名。书斋十多平方米,陈设富有书卷气,一只硕大的书桌面窗而立,室内挂着几幅名家书画,幽幽地透出一股书香味。罗洪身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虽然年近百岁,但精神矍铄,行动自如,一口纯正的上海话,讲得依然糯软、清楚。
(实习编辑:简燕娴)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张家口市长青路12号
三级 综合医院 民营
广州市机场路新市新街7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龙门街60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常州市兰陵北路300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四段1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