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频繁去做、无法停止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生活中,人或许都有过轻重不一的上瘾现象与行为。
“无辣不欢”的辣椒爱好者,“奶茶不离手”的各位姐妹,明知对身体不好依然戒不掉烟酒的长辈……从摄入物质所含的化学成分中获得愉悦与满足,会因得不到这些东西“心痒痒”、无精打采,这是常见的“物质上瘾”。
而风靡各个群体的游戏,同样精准抓住了人的上瘾心理,通过目标的构建与实现、奖励机制的设置等令人体会到快感,导致“行为上瘾”。谈上瘾,世间万物中足以令人成瘾的远不止这些。今日,寡人就来跟大家聊聊“上瘾”这码事儿。
人为什么会上瘾?还不是因为爽
当人上瘾时,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当一些物质、行为持续不断地给人带来了即时的、积极活跃的体验,体会到这种“刺激”的人就倾向于再次感知这种体验。
如此一来,人类屡屡追求、接受刺激的过程逐渐就成为了惯性行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上瘾”。
成瘾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成瘾受环境刺激与人体脆弱基因影响。也有的说法表示,成瘾是习惯养成的一种。但就目前的研究看来,人们发现接触令人上瘾的事物后,人的大脑会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多巴胺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由接触上瘾事物、行为使人感觉到愉悦,简而言之,上瘾令人“爽”就是了。
成瘾:人与大脑的一场“博弈”
谈上瘾如果光是爽就完事,这世间也不会有如此多“网瘾害人害己”、“毒瘾毁一生”的惨痛案例了。愉悦本不是坏事,可正如习惯的形成也有好有坏那般,上瘾同样是人与大脑的一场“战争”。
成瘾虽说多是个人主动的行为,可能否控制成瘾,将决定自己面对痛苦还是快乐的人生。毒瘾固然需要我们坚决抵制,但危害程度未达到此的瘾,我们便可忽略?
答案是否定的。成瘾涉及学习、奖励、情绪机制等,但一旦痴迷、沉溺于上瘾物中,对上瘾物的欲望、渴求便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正常生活。
拿嗜甜当例子,喜欢吃甜的东西并非“罪大恶极”,可过度嗜甜会令人摄入过多的糖分,带来多种疾病隐患。其他上瘾现象也同样,若对这些愉悦感欲罢不能,便可能输了人生。
上瘾不是魔鬼,可科学“利用”
说了这么多,是时候支个招,帮助大家巧妙“利用”上瘾,反败为胜。正如前文谈及,上瘾能使人心情愉悦,我们不妨反过来利用大脑的“瘾”。
正常的逻辑是,我通过吃喝玩乐获得快乐。现在,我们不妨在吃喝玩乐的“瘾”当前多加一步——先达成目标。
在满足自己的瘾之前,我们需要先抵制诱惑达成任务。这样,瘾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奖励,而不是无所事事的消遣甚至耽误生活的“绊脚石”。当然,这些瘾还需要局限在健康合法的条件之下,对身体不好、违法的瘾,早戒为妙!
关于补铁和补血,人们存在的误区可不少。大多数人谈及补血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养生枸杞泡红枣,阿胶红糖齐上阵”,殊不知,这些最为人熟知的“补血”食谱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补铁的食物有哪些?你可知晓?
戴口罩闷出一脸痘?皮肤还被压伤、淤青?疫情当下,频繁或长时间佩戴口罩可引起皮肤损伤和皮肤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呢?
一项发布在BMJ上的研究表示,每日摄入两份乳制品死亡风险最低!两份乳制品为何最佳?乳制品好处确实不少,前提是我们要学会这两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