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生活常识

吃吃停停就是“厌奶期”到了?儿科医生这样说

举报/反馈
2017-07-19 00:00:00生命时报

  湖南省儿童医院主治医师徐宁安、主任医师刘康香

  在儿保门诊经常有妈妈会问,宝宝最近不爱吃奶了,是不是到“厌奶期”了?很多妈妈都有类似经历,她们的焦虑与无奈,一边是担心宝宝吃太少会影响生长发育,一边是家人的不断质疑,是不是你奶太少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厌奶期”的那些事。

  所谓“厌奶期”,就是指宝宝在特定时期(以3~8个月多见),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吃奶,而是吃吃停停,并且很容易因外界干扰而停止吃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日,长则1~2个月。

  事实上,这个现象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

  1.正常的生理发育阶段。新生儿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懒宝宝”,随着视觉、听觉发育,宝宝对声音、光线等刺激越来越敏感,3~4个月的宝宝颈部肌肉和颈椎逐步发育完善,开始能自如地转动头部,会对外界环境感到好奇。妈妈会发现原来乖乖吃奶的宝宝变得越来越不安分,稍有风吹草动就左顾右盼,忘了吃奶。这是正常的生理发育阶段,意味着他在健康成长,并非讨厌吃奶。

  2.辅食添加不当。过早或过多地添加辅食也会影响吃奶。有的妈妈在宝宝3个月大时就给宝宝添加果汁,过甜的口感影响了宝宝的味觉,可能导致他不再爱吃奶了。6个月到1岁时,宝宝的胃容量约150~250毫升,相当于橙子那么大。有的妈妈怕自己奶少,宝宝吃不饱,喂奶前先给宝宝喂一碗米糊,自然会影响宝宝吃奶量。

  3.宝宝的气质特点。有些宝宝特别敏感,喂养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就会让他“闹脾气”。比如,奶阵来时流速太快可能被呛到,或者奶阵来得太慢让宝宝失去了耐心,也可能是妈妈饮食结构变化使母乳味道发生了细微改变,还有可能是妈妈更换了洗护产品,新气味让宝宝不适应。人工喂养的宝宝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奶嘴尺寸及孔径,避免吸吮困难或呛奶。

  此外,4~6个月的宝宝处于出牙期,可能出现牙龈痒痛、低热等,影响食欲。鹅口疮、鼻塞、中耳炎等不适也能造成宝宝吸吮困难,表现为厌奶或拒奶,需要家长及时排查。

  那么,发现宝宝有“厌奶”的表现,该如何调整呢?

  首先,给宝宝提供舒适的进食环境。在相对安静、固定的环境中吃奶,减少外界刺激和干扰,可以让他专心多吃一些。采取较随性的喂养方式,不要一味地按时间喂奶,更不要强迫喂养,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宝宝想吃了就喂。增加宝宝的活动量也可以改善吃奶的问题,比如做做小儿推拿按摩、肢体被动操等。其次,合理添加辅食。4~6个月大的宝宝仍需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每天1~2次即可,加在两次喂奶之间。可以从米粉或稀释的果汁开始,再加入蔬菜泥、果泥,1次只加1种,从稀到稠、从少到多。还要注意辅食和母乳(或配方奶)的比例,辅食在该喂的时候一定要喂,但不要本末倒置,如果宝宝不肯吃奶就多喂辅食,就会越来越糟,影响发育。

  如果宝宝的身长、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精神也不错,且没有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健康问题,说明宝宝摄入的营养是足够的。如果厌奶持续时间很长,人也变得蔫蔫的或特别容易哭闹,没有平时那么活泼好动了,一定要警惕。应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排除疾病因素,不要一味地认为“厌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