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一周话题

全社会都应有“儿童意识”

举报/反馈
2018-03-12 16:17:46生命时报

  近日,一段饱受争议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湖南省新化县一个4岁男孩跷起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很老练的样子。据小男孩的邻居说,这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好打麻将,奶奶忙于家务,根本无暇照看孩子。这孩子抽烟已经一两年了,烟多是从小卖部偷的或在地上捡的。

  视频背后的故事令人痛心,也发人深省。在我国,这种家庭模式非但不是个例,甚至可以算是相当典型。当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很多父母都在流动,很多孩子都被留守。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和质量都被极大压缩。幼儿的语言、阅读、人际交往等能力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但现实中,这些却常常被父母忽略。近些年,我国儿童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基本权益也得到了保障。但要知道,儿童权益还包括更广泛的内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应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及参与权等多种权利。然而不幸的是,在我国,多少父母正在为经济、为工作、为事业付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直接致使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权利被剥夺。

  视频里孩子的“成人范儿”不仅反映出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缺位,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儿童意识”的欠缺。这个孩子抽烟、吃槟榔、跷二郎腿等行为,不过是成年人对“儿童不宜”负面印象的集中代表。你可曾留意,当今有多少孩子正在读大人的书、听大人的歌、看大人的电视剧、穿大人的衣服、拿着大人的腔调、说着大人该说的话……这些同样“儿童不宜”的行为却被社会所默许和接纳,甚至津津乐道。实际上,这正体现着成年人潜意识中对儿童定义的偏差,认为孩子就是迷你版的、脆弱的、不成熟的成人,成年人需要做的就是教养和引导他们,一步步把他们塑造成一个成人。这种错误的认识反映出全社会对“儿童意识”的忽视,换言之,我们远远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要知道,为孩子赚钱买房买车买玩具,送孩子去补习去名校去夏令营,并不代表家长们具有“儿童意识”。儿童真正需要的是被看到、被倾听、被陪伴和被保护,这才是孩子该有的童年。在此,我呼吁全社会树立起清晰的“儿童意识”,我们要看到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的真正需求,优先保障儿童的权益,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只有全社会建立起“儿童意识”,才能还给孩子们一个应有的童年。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