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很多老人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其实,饭后并不宜马上散步。之后走路,如果方法不当,不仅不会促消化、助健康,还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王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饭后散步能够让腹部肌肉收缩,促进肠胃蠕动,但最好先休息半小时再出门。这是因为,胃部处于相对充盈的状态时,需要分泌更多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此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饭后适当休息一会,能保证胃肠道得到更多血液供应量,使胃内食物充分消化。
饭后散步要掌握好速度,不能走得太急,以一分钟90步,即一秒走1~2步为佳,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人体血流会根据身体需要进行分配,如果走路过快过久,大量血液被分配到运动系统,会影响消化,造成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胃部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血管硬化、血压反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饭后常有血压下降的情况,走得太急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走路姿势上,要保持上身挺直,避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最好足跟先着地。散步前可以先简单动动手脚暖身,过程中若感觉肚子不舒服、轻微头晕,便需停下休息。此外,很多人喜欢倒着走路,这种姿势能刺激平时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平衡力,增强腰部力量,但平衡能力不好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并不适合倒着走,有摔倒风险。老人在夜间散步时,还要注意周边环境,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特殊人群更要注意散步的技巧。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如饭后马上散步,会增加肠胃蠕动,食物刺激胃壁,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此类人群最好饭后一小时再去散步。胃下垂的病人饭后立刻活动,会增加胃部震动,加重肠胃负担,使病情更严重。此类人群最好饭后先平躺10~20分钟,散步也尽量避免。▲受访专家: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 王 凯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肛肠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沈阳市东陵区丰乐一街1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海淀区中关村南路12号中关村医院底层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开原市富强83号
二级甲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新华南路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沣河森林公园地铁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