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重庆市中医院,提起70多岁的主任医师张西俭,听到的都是赞誉之声。“张医生的医术很好,我在他那里治过皮肤病,吃一阵中药就好了”“张医生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不收红包,从无商业杂念,我钦佩他。”……50年如一日,张老一如继往地忙碌着,从问诊开方到学术研究,再到带徒授业,一样都不落下。用张老的话说,“从事中医工作越老经验越丰富。我希望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从医经验与人共享,充分应用到临床上,救治更多的患者。”
从医以来,张西俭的原则一直没变,在保证“为患者看好病为第一要素”的同时,他所开出的处方,普通用药都在10~20元左右。“中药也有贵重药材,但是否开这样的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他说,他的原则是“病情需要”,他的处方不受价格限制,“经济问题,是治疗疾病后才考虑的问题”。
尊崇经典,学以致用,重视临床实践,是张西俭从医路上的显著特征。他极大地完善了中医脉诊与病机学内容,开辟了“脉诊-辨证-用药”的理性中医临证模式。他创制的“祛痰攻毒汤”、“心络血痹汤”、“凉血解毒汤”、“柴胡清瘀汤”疗效卓著,享誉业界。
曾有中医同行撰文,对张西俭平脉辨证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进行论述。在张西俭看来,小儿诊病,要与其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紧密结合。小儿患病自我表达能力不够,很难准确描述病情,家长代诉又只是表象,因此对医生的诊察技术要求甚高。临证时张西俭非常重视与患儿沟通,解除其畏惧心理,然后迅速把脉,通过脉气脉质分析,直击病机,辨证施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这些年来,张西俭始终热心中医传承事业,十分重视对中医药界后来者的培养。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信念根深蒂固:“传承、弘扬中医药,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是中医人义不容辞责任和使命。”他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主持病案讨论,并坚持每周门诊带教,培养出大批人才。
张西俭好学不倦、老而弥笃的治学精神深深影响着许多年轻中医人。但张西俭并不在意这样的赞美,他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到底还能在中医药领域做些什么,还能为寻诊问药的病患做些什么。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
主任医师
北京胃肠科医院 胃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