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十人九湿!2招轻松排出体内湿气

  所谓“十人九湿”,别不信,先来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症状。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是昏昏沉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脸色晦暗发黄,还长痘长斑,黑眼圈跟熊猫似的。上班就会犯困,吃饭没有胃口,还经常失眠,睡觉出虚汗。最重要的是,开始有了消不下去的小肚腩和水肿腿。

  如果你有以上多种症状,我想这肯定就是体内湿气太重的原因,花点时间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什么是湿气呢?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湿邪为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但四季均可发生。

  继8月23日台风“天鸽”登陆广东珠海,8月27日台风“帕卡”登陆广东台山,“玛娃”这个熊孩子在原地打圈圈数次,蛇形前进后终于登陆广东珠三角。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台风“玛娃”刚走,又有热带低压在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预计会成为今年第17号台风!

  它会不会再次登陆广东省,谁也说不准,不过你们可以先记住它的名字——古超。真心希望不要再下雨了,台风三连击带来的雨水有多猛,大家的体会都很深,毫不夸张,皮划艇都出动了!

  接连大雨,地处湿气重的地区或者房间不通风透气,都极易加重人体内的湿气。在沿海地区,大部分人体内都有湿气。

  十人九湿!2招轻松排出体内湿气

  为什么要及时治疗湿气?

  湿气不会自愈,放任不管湿邪只会一步步侵害人体的健康。那么去湿气很难吗?其实不难。对于外感湿邪,可以通过刮痧、拔罐等方法来祛湿。

  刮痧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方法之一,对皮肤表面进行刮痧,可以增强皮肤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

  拔罐

  拔罐操作简单,可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常用于治疗各种实证。

  除了本身地处湿气重的地区,生活习惯也极易加重人体内的湿气。比如熬夜、贪冷饮、吹空调、缺少运动,等等。湿气进入身体后常常奔着脾胃而去,导致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从中医的角度讲,脾主运化,吃进来的食物通过它运化出营养物质,剩下的糟粕排出体外。而脾被湿气困住,功能下降,湿气就更严重了。

  同样道理,对于那些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身体中的糟粕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清除,日积月累,也会让体内的湿气渐渐加重。

  祛湿方法小编已经双手奉上啦,虽说刮痧和拔罐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但并不是祛湿的主要治疗手段。祛湿应该是先外排,后内治。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运化功能不足,只有调理好脾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另外,老年人、小孩、孕妇、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哦。


63
2017-09-12 01:45:27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产后多久可以运动减肥
产后多久可以运动减肥不能一概而论,一般顺产产妇在产后6周左右、剖宫产产妇在产后8周左右可逐步开始适度运动减肥,这取决于产妇身体恢复状况,尤其是生殖系统与盆底肌的恢复程度,过早或过度运动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顺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虽然身体损伤相对较小,但经历了长时间的产程,盆底肌、会阴等部位仍需要时间恢复。产后6周内,身体处于产褥期,主要任务是排出恶露、修复子宫。若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减肥,如剧烈跑步、长时间跳跃,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加剧,引发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问题,还可能影响恶露排出,造成恶露不尽。一般产后2-3天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促进血液循环;产后1-2周可尝试在室内缓慢行走,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活动量。剖宫产产妇由于手术创伤,腹部及子宫切口愈合需要更长时间。术后8周内,要重点关注切口愈合情况,防止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在这期间,剧烈运动极易拉扯到伤口,影响愈合,甚至引发大出血。产后初期,可进行如深呼吸、上肢伸展等简单动作,帮助促进肺部功能恢复与身体血液循环;产后4-6周,可视身体状况进行短距离散步,速度要慢,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身体不感觉疲劳为宜。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运动减肥都要循序渐进,遵循身体的恢复节奏。建议产妇产后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包括子宫复旧、盆底肌功能等。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产后瑜伽、普拉提,它们专门针对产后身体特点设计,能有效锻炼盆底肌、修复身材,同时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也要均衡营养,控制热量摄入,配合适度运动,实现健康减肥。 v
吕永楠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做完心脏支架多久能恢复正常运动
做完心脏支架一般需要1-3个月的时间能恢复正常运动。但这一恢复时间并不固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等进行具体判断。心脏支架手术是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撑开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在术后早期,支架植入部位的血管内膜需要时间覆盖支架,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在此期间,身体处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阶段,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影响创口愈合或导致支架移位。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皮细胞逐渐生长,支架与血管壁的贴合逐渐稳固,血管壁对支架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心脏功能也在持续恢复和改善。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身体调整,身体各系统能够较好地适应运动状态,此时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运动,但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3个月的时间。做完心脏支架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心、肝、油炸食品炸鸡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蓝花、橘子、麦片等。做完心脏支架,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在恢复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肚腩大怎么减肥运动
肚腩是指腹部上方由于脂肪堆积,囤积肚脐周围的赘肉,多指肚脐上部,腰的正前方,可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核心训练、拉伸运动等来进行。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大量消耗热量,从而帮助减少腹部脂肪。比如慢跑,以适中的速度进行,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能使身体进入有氧代谢状态,持续燃烧脂肪。还有游泳,其是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压力小,能在锻炼全身肌肉的同时,消耗更多热量,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40分钟左右。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如深蹲,双脚与肩同宽或略宽,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再起身,可有效锻炼大腿、臀部和腹部肌肉。还有俯卧撑,双手撑地与肩同宽,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屈肘下压身体,能增强胸肌、三角肌和腹肌的力量,每周可进行3次,每次3-4组,每组10-15个。3、核心训练:核心训练主要针对腹部肌肉,能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腹部更加紧实。可仰卧腿部提升,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伸直缓慢抬起至与地面垂直,再缓慢放下,能有效锻炼下腹部肌肉。还有侧板支撑,侧身用手臂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可锻炼侧腹部肌肉,每天进行2-3组,每组坚持30-60秒。4、拉伸运动:拉伸运动可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肌肉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还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运动后进行全身拉伸,如站立位体前屈,双腿伸直,身体前倾用手去触碰脚尖,保持30-60秒,可有效拉伸腿部和背部肌肉。还有仰卧扭转,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腿屈膝,将双腿倒向身体一侧,头部转向另一侧,能拉伸腰部和侧腹部肌肉。需注意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薯片、奶油蛋糕等,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玉米等。此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每晚尽量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激素平衡,辅助减肥。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