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三候
【豺乃祭兽】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陈列后再食用;
【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蜇虫咸俯】蛰虫也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各地霜降习俗盘点
作为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自然有很多风俗活动,不过,这些习俗随着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无论怎么变化,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都是人们对身体健康、家庭兴旺的美好祈盼。在你的家乡,霜降时节都会做什么?
①霜降要吃红柿子
北方不少地区会在霜降前后吃红柿子,有句老话说“霜降到,吃柿子”,此时的柿子通畅已经完全成熟,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柿子属于应时当令的食品,有暖胃的功效。在北京地区还会吃菊花火锅跟烤肉,这也是人们根据节气特点,对饮食的调整。
②闽台吃鸭子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谚语就充分看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鸭肉脂肪比较少,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所以比较适合在霜降进补。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各地的食俗还真是不一样。
④广东“打芋煲”、“送芋鬼”
广东高明一带,霜降前则有“送芋鬼”的习俗。据称,当地小孩会以瓦片垒梵塔,在塔里点燃柴禾,待到瓦片烧红后,毁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随后将瓦片丢至村外,称作“送芋鬼”,以祛除不祥。
⑤办菊花会
当此时节,登高望远、赏菊花仍然是霜降这一节令流行的雅事。菊花在古代即被视为“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秋菊仍然盛开,国内很多地方要在这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重视与喜爱。
霜降养生提示
“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起始阶段,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因此,这是养生的好时节,那么此时究竟该如何养生?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①补霜降,从饮食开始
养生进补离不开食物,霜降时期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如生姜、大蒜、辣椒、火锅、烧烤等辛辣刺激的食物,秋季干燥,如果再吃以上食物更加容易上火。建议多吃一些苹果、石榴、柚子、山楂等酸味水果。酸味可以收敛肺气,预防感冒。
除以上水果,这个时节还适宜吃柿子和板栗等食物。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柿子味甘、味涩,具有收敛作用,因此,中医认为柿子具有清热润燥、养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的功效。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胃功能低下者不能食用,过度劳累、疲劳的情况下不宜吃柿子。
霜降吃栗子主要有两个功能。其一,板栗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开胃,气血调畅之后自然可以治疗气血亏虚。除此之外,板栗有一定的补肾作用,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对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抵御风寒作用。建议大家在食用板栗的时候可以选择炖食,这样板栗的营养价值会达到最高。
②补霜降,不忽视保暖
霜降到来,天气变冷,大多数人想着可以早睡晚起从而达到“补”的效果。然而,霜降时节早睡早起最为适宜。
除了作息时间,霜降时节保暖至关重要。霜降时节天气越来越冷,一些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一些疾病。霜降时节保暖主要在两方面,首先是腰腿以下的保暖,其次就是胃部的保暖。而对于天气较冷时,不可再“春捂秋冻”,但也不宜突然穿得过厚,要逐步增加衣物,从而达到保暖效果。
③补霜降,锻炼不能停
霜降到来,必要的锻炼不能停,但是霜降锻炼有一定的技巧。人的体温恒定,而外界的温度持续下降,在此情况下突然大量运动很容易出现抽筋现象。因此,霜降时锻炼前的热身运动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在这个时节最佳的锻炼方式为慢跑、慢走。
在此特别建议大家可以在每天清晨起床后,坐在地上或者床上,将两腿并拢伸直,然后用手去抓你的脚,再将手伸展开,如此反复几次。这样不仅可以牵拉全身的肌肉,使气血津液全部动起来,还可以预防关节受损。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儿科专科 中医科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大连市沙河口区长江路935号
二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依翠园5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振兴路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北小街2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路16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张山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