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末伏时节要注意养护好脾胃,据相关报道说今年的末伏是本世纪来得最迟的一年,末伏也是三伏的最后一伏,表明秋天的脚步近了,秋老虎也快歇息啦!那你知道在末伏要如何做好养生吗?末伏的养生保健做好了才能更好迎接秋天的到来。
末伏应该进行清补,应该以健脾利湿为主
末伏需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处于夏秋更替时间段,还要注意提前预防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复发。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芝麻、藕、乌鸡、猪肺、豆浆、蜂蜜、龟肉、芝麻、核桃、甘蔗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和养血的效果。
良好心态 充足睡眠
任何疾病都不要忽视心情问题,良好的心态,放松的心情是战胜疾病的法宝,心情紧张,过度思虑和压力过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损伤。
空调使用需有度
立秋以后,许多家庭和办公室还都离不开空调,但立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享受清风凉意带来的“空调病”。
所以,此季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温度设定在25℃至26℃为宜,夜里最好不开。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应经常喝点姜汤。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胃肠功能较弱,如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开空调。
末伏时节在饮食上面可以多吃哪些食物来养生保健呢?
1、鸭肉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2、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最好产后过几周再吃;而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就不宜生吃莲藕了。
3、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但要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但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