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有道

冬季养生拍手歌 温暖过冬也有秘籍

举报/反馈
2016-01-10 00:37:09生命时报

  冬季寒冷,我们的身体经受着更大考验,养生保健也愈加重要。本期,《生命时报》独家推出“冬季养生拍手歌”,教你轻松学习养生之道。

  你拍一,我拍一,冬季养肾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煲汤加点胡椒面。

  你拍三,我拍三,三大食材入三餐。

  你拍四,我拍四,睡前做好两件事。

  你拍五,我拍五,中药膏方补一补。

  你拍六,我拍六,记得开窗把风透。

  你拍七,我拍七,上薄下厚护三区。

  你拍八,我拍八,轻轻松松把筋拉。

  你拍九,我拍九,养生黄酒呷几口。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晚起要守时。

  你拍一,我拍一,冬季养肾排第一。

  四季之气,“冬应肾”。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则阳气虚弱。肾阳虚容易引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等症状,且肾阳虚达到一定程度会伤及肾阴,头晕耳鸣、手足心发热盗汗等症状也伴随而来。所以,冬季养肾十分重要。以下两个方法不妨一试。1.按摩腰部:将手掌搓热,放在腰部,上下搓擦直至局部发热。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0分钟,护肾之余还可快速缓解腰部疲劳。2.勤拉耳垂:“肾开窍于耳”。肾气足,听觉就敏锐,肾气虚,听力就会受到影响。平时上班的时候拉拉耳垂,工作、补肾两不误。

  你拍二,我拍二,煲汤加点胡椒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食疗专家王东旭介绍,胡椒味辛辣芳香,性热,可除寒气、消积食。其中,黑胡椒入里,味重,调味效果更好;白胡椒走表,辛散的作用更好,故辛温解表的药用价值更高。食用胡椒时,一般要借热力,即用在热菜里更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冬季喜欢煲汤的朋友们不妨在汤里加点胡椒面儿。但是,出现咽干嗓痛、眼干等上火症状时要暂时停食胡椒,否则会加剧上火。

  你拍三,我拍三,三大食材入三餐。

  这三种食材分别是大白菜、胡萝卜缨和葱白。冬季寒冷干燥,不少上班族到了单位之后,关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皮肤水分流失更快。此时多吃些大白菜可以护肤养颜。

  冬季日照时间减短,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形成,加之无机盐随尿液排出,人体往往容易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注意补钙。胡萝卜缨是含钙量极高的蔬菜,每100克胡萝卜缨的含钙量是350毫克,非常适合缺钙的人群。把它做成干菜或新鲜食用皆可。

  在寒冷的冬季适当吃些益气通阳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风寒感冒。大葱具有很好的通阳功效,尤其是葱白。风寒感冒的很多经典食疗方都用到葱白,如葱豉汤的主要成分就是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大葱,但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胃肠道溃疡的人不宜多食。

  你拍四,我拍四,睡前做好两件事。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冬季睡觉前用双手手指按摩头皮,长期坚持可疏通头部气血,消除大脑疲劳,有助睡眠,同时还可促进发根营养吸收,保护头发,减少脱发。

  冬季想要暖暖地睡个好觉,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泡脚。脚堪称人的“第二心脏”,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其保健养生的意义不言而喻。由于脚离人体心脏最远,不容易得到养分与血液,所以很多女性和阳虚体质者冬季总是手脚冰凉。建议这类人群每天睡觉前用40~50摄氏度的温水泡脚,并揉搓脚心和各个脚趾,可以刺激脚部血液循环,促进周身的新陈代谢,对养生大有裨益。

  你拍五,我拍五,中药膏方补一补。

  冬令进补,以食补和药补为主。其中药补尤以膏方为首选。膏方是经药物浓煎后掺入蜂蜜、阿胶等辅料,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特点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确立不同的处方。膏方具有缓慢的调补作用,尤其符合体弱者及康复期患者的调理原则。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膏方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巩固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反复发作方面独具优势,所以说膏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未病的价值。

  你拍六,我拍六,记得开窗把风透。

  冬季由于寒冷,很多人习惯一直紧闭门窗,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如何合理选择通风时间?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一天中的两个污染高峰一般出现在日出和傍晚时分,此时不宜开窗通风。空气相对清洁的两个时段分别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可根据情况酌情开窗。以100平方米的建筑空间为例,在无风、室内外温差为20摄氏度的情况下,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室内外空气交换一遍;若室内外温差小,交换时间则要相应延长。冬季每天开窗换气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不过,重污染的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并减少室外活动。如果外出则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护。

  你拍七,我拍七,上薄下厚护三区。

  冬季穿衣可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只要下半身暖和,上半身就不会感到太冷。人体的头部、胸部和脚部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这三个部位的保暖。

  头部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很容易引起头痛头晕,甚至诱发脑卒中等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因此,老年人和孩子在冬天外出一定要戴帽子。

  有些人冬季依然喜欢穿V字领衣服,颈部裸露在外,殊不知,寒邪会顺着口、鼻、咽喉、气管而侵袭肺部,引起咳嗽、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所以,冬季最好穿高领衣服,外出时最好围上围巾。

  脚部着凉则全身健康都会受到影响。选择保暖性能好、尺寸稍大一些的柔软鞋袜,并保持鞋袜干燥,有助保持脚部保暖。女士若穿高筒皮靴,要注意靴筒不宜过紧,鞋跟不宜过高。

  你拍八,我拍八,轻轻松松把筋拉。

  冬季人们穿得比较多,肢体缺乏舒展,适当加强“拉筋”锻炼,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防止摔伤和崴脚。“拉筋”锻炼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个比较简单的锻炼方法———《易筋经》第三势“掌托天门”。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足跟提起,同时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指尖相距3厘米。然后沉肩曲肘,仰头看掌背,同时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尽量上托,两腿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时两掌变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反复练习8~20 次。需要注意的是,有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长期体弱者、大病初愈者,练习时不要勉强,可控制幅度、循序渐进,以免适得其反。

  你拍九,我拍九,养生黄酒呷几口。

  黄酒源自中国,除了作为饮品,更被视为一种养生保健俱佳的良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诸酒醇醨不同,惟米酒入药用”。这里的米酒即黄酒,是作为一种中药的药剂辅料来使用。黄酒可由糯米、粳米、黍米为原料酿造,是一种酒精含量14%~20%的低度酒。在酿造过程中,黄酒保持了粮食原料中的多种营养成分,产生的糖化胶质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

  黄酒性温,凉喝有消食化积之效,温喝更具驱寒祛湿之力,尤其适合冬季饮用。食用前隔水均匀加温,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影响其保健功效,通常黄酒的最佳品尝温度是38摄氏度左右。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晚起要守时。

  “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这是《黄帝内经》对一年四季起居规律的总结。中医的养生理念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冬天寒气为主,是大自然阳气消减、阴气较旺的时节,冬季“早卧晚起”有助减少人体能量的耗散,以保养阳气。不过,晚起并非提倡睡懒觉。早晨太阳出来后半小时左右,外界寒气渐退、稍有暖意之时就可以起床了。此时宜适当运动、晒晒太阳,帮助提升体内的阳气,一天的精力都会更充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