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文化

盘点三位专家的养胃心得

举报/反馈
2014-11-08 00:00:20《生命时报》

  现如今,胃疼已成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胃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0%,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那么,经常给别人治胃病的消化科大牌专家们,在保养自己的胃方面,是否有独到之处呢?不妨来听听他们的养胃经。

  鲁重美:苏打饼干是我的养胃好帮手

  在几乎所有人的眼里,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鲁重美教授都是个“不让须眉”的人物。很难想象,这个身材娇小的湖南“湘妹子”,是如何把协和医院这副重担游刃有余地挑在肩上?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生活上,鲁重美教授是一个极其精细的人。“我身边常备着苏打饼干,你别看这不是什么高级玩意,可中和胃酸的本事特别强,也是我这么多年养胃的好帮手。医生出门诊特别忙,看病拖到下午一两点是常有的事,因此饿的时候,或者稍微有点不舒服,我就会吃上一两块,很管用。”鲁重美教授对记者说。

  常年辛苦的工作,让鲁重美教授的胃偶尔也会闹闹“罢工”。“现在一做胃镜,恐怕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点慢性浅表性胃炎,我也不例外。如果出现烧心、泛酸等症状时,我一般会用温胃理气片等中药来解决问题。”

  不过,在鲁重美教授看来,养胃一半还得靠饮食。虽然她是个地道的湖南人,可在北京这么多年,早已改掉了天天吃辣的习惯。“湖南潮湿,小时候特别爱吃辣椒、生姜,特别是袋装的五花姜,和甘草、糖拌在一起,是我儿时的挚爱,但辣椒吃太多容易上火,天天吃胃肯定受不了。”鲁重美教授每天早中晚的饮食也很有规律,特别是早餐。“我早上一般都吃面糊糊,用开水一冲一泡,喝下去热乎乎的特别舒服,再吃点炒面,一般到中午都不会饿。但鸡蛋、糨米类的食物一般不吃,觉得消化不了。虽然南方人觉得没吃米就相当于没吃饭,但我在胃不舒服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吃馒头类的发面食物,因为它含碱,能抑制胃酸。”

  注意保暖是鲁重美教授特别提出的一条养胃心得。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胃寒,养胃一定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胃病的季节性、节律性都特别强,特别是在早晚温差大、‘倒春寒’的时候更要警惕,这段时间即使在医院里走动,我也会随时披件大衣,以备不时之需。”

  李世荣:从不让自己吃撑了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常委、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世荣教授已70多岁高龄,近50多年的行医生涯里,他不仅是胃病病人的“良师益友”,养起自己的胃来也有一套心得。

  “我每天都会很早来到医院,这给养胃也创造了有利条件。”李世荣说,“每天6点钟起床吃饭,雷打不动,中午12点左右吃中饭,差不多一天三顿时间都比较固定,上下不会差半个小时。我是北方人,早上一般都吃面食,很顶事,中午前很少会饿。我从来不会让自己撑着,哪怕是爱吃的东西也不会‘一次吃个够’,每顿都只吃七八分饱,一天顶多加一次餐,而且也不会吃多少,得让胃充分地休息好,否则很容易消化不良。另外,我在饭前饭后也有一些习惯,比如饭前不吃冷食,饭前1小时、饭后一两小时都不做剧烈运动,以免出现消化不良,对胃产生刺激。”

  李世荣教授在当今国内消化界的名望很高,却很少在消化界名流云集的晚宴上看到他的身影。“我不喜欢那种觥筹交错的场面,因此应酬能避免就避免。”李世荣说,“不过倒也捞着了‘养胃’的便宜。首先,酒是养胃的大忌,对胃黏膜的损害首当其冲。我平时极少喝酒,如果实在拗不过去喝两口,一来不会选高度酒,二来不会空腹喝,喝酒前必须吃个馒头。其次,避免了很多在餐桌上吃熏制、腌制、烧烤食物的机会。我看现在许多年轻人一边吃烧烤,一边喝酒,这实在是对胃莫大的伤害。最后,外面的菜放油的量不好把握,在家就不一样了。从养胃的角度来说,菜不能烧得太烂、油不能放得太多,尽量不吃炒菜、油炸食品,这只能在家吃饭才能做到。”

  如果不是之前听朋友说,记者很难相信坐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精神矍铄的李世荣教授三年前曾因为心梗差点出现生命危险。“现在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边服着心血管病药物,一边得注意不能让这些药对胃产生伤害。”李世荣教授说,这可能是很多中老年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其实,非甾体类抗炎药最有可能对胃产生伤害,但也不是不可避免。比如心血管药,我会选择肠溶阿司匹林,避免一般的阿司匹林直接损伤胃黏膜,以致出现消化道出血,而且还会就着饭吃,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张声生:分享我的减压秘诀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才40岁出头,就已担任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消化重点学科带头人的工作。“许多人觉得医生很注意自己的健康,应该和胃病无缘,可是,我们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吃不好饭,常常是一出诊就要看五六十个病人,等忙完了,早过了饭时。因此,掌握一些养胃方法就很重要。”

  “我平时比较偏爱植物性食物,像腐竹、豆类、菜花等,都称得上是养胃的天然药物。特别要将豆制品推荐给女性朋友,因为其中的异黄酮有像雌激素一样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平时可以喝一些具有养胃作用的食疗粥,比如用薏米、山药、莲子熬粥,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对于胃寒的人来说,可以常吃一些干姜、红枣、桂圆等偏温的食物。眼下马上到了夏季,一些胃热的人可以吃点香蕉、西瓜等,这些都属凉性。从我来说,夏季就很少贪凉,因为大量饮食冰镇食品,会诱发胃肠性疾病。另外,要吃得干净、新鲜。在细菌繁殖旺盛的夏天,个人的卫生习惯不好,更容易病从口入,胃肠受损。”

  不管工作多忙,张声生教授每天都力争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对提高胃的抗病能力很有帮助。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睡觉一定别超过12点,因为人的生物钟一旦过了1个小时,用3个小时都补不回来。”另外,张声生主任每天坚持走路上班。“现代人运动太少,锻炼时间大大被工作、娱乐、应酬占用了,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一定要挤出时间来,每个星期至少抽出一两天时间锻炼。”

  “在我的门诊中,将近50%—70%的胃病都与工作压力大、情绪不佳等有关。”张声生教授表示,“我有几个减压秘诀,希望能跟大家分享:一是知足常乐,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不要攀比,很多人活得非常累,往往因为要求太多;二是永远给别人多一点借口,多一点理由。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尝试换位思考,宽容待人;三是工作上学会做减法。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立即要做的,哪些可以拖一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工作效率提高了,心态自然会好。”

鲁重美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