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肥胖问题严重 8守则控儿童体重

  儿童肥胖不是福 小胖子盛行率高

  把孩子养成过重的小胖子,可能是“害”不是爱!儿童肥胖不是福,在台湾,大约每4个儿童就有1个体重过重或肥胖,即便近几年减肥风气盛行,还是无法让小朋友体重过重的趋势减缓。肥胖的孩子长大后持续肥胖的比例高达八成,而且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跟着增加。如何让孩子回到健康的体重,已成为家长重要的课题。

  正在发育期间的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如何分别?台湾肥胖医学会医师杨智尧表示,要定义的方式较复杂,比较容易计算的有几个 :

  1.以BMI来定义::孩童及青少年肥胖的值分别为25kg/m2 及30kg/m2。

  2.以同年龄层BMI的百分位来看,超过85百分位时为过重,超过95百分位时则为肥胖。

  3.以体重来算,超过同年龄体重平均20%也算肥胖。

  儿童肥胖成因多 三高饮食是帮凶

  儿童肥胖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生活型态、心理因素、遗传因子、及新陈代谢异常等,但是,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吃的得多动的得少。近几年3C产品充斥,儿童接触电视、电脑、网路、手机的时间大增,于是养成少动久坐的不良习惯。电视网路媒体大量播放各种食物及饮料的广告,也成了过度饮食的帮凶。父母亲的生活饮食习惯也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的饮食都是高糖、高盐、高脂,孩子“遗传”这三高的饮食习惯后,肥胖也只是迟早的事。

  肥胖影响儿童健康 成年后易罹病

  众所皆知,肥胖会增加许多疾病的罹患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大肠癌乳癌不孕症等。若儿童从小就肥胖,成人后罹患这些疾病的比例也会更高。以高血压为例,研究指出,肥胖儿童未来罹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10倍之多。甚至发病年龄也会年轻化,许多肥胖的儿童到了青少年,就已经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在心理健康方面,肥胖的孩子有较高比例的社交障碍、忧郁倾向、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帮孩子控制体重8守则:

  从吃早餐开始:从小就开始帮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早餐,别太早让孩子自己外食。若不得已要外食,也要教导孩子选对食物。

  灌输正确饮食观念:很多饮食观念要从小开始教育,例如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热量概念、用餐时间、进食速度、均衡饮食、不挑食等。

  不放零食饮料在家中:降低孩子吃到垃圾食物的机会。

  限制3C产品使用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滑手机的时间越多,身体活动的时间越少。

  走出户外增加活动量:假日安排亲子户外旅游接触大自然。

  培养一个运动兴趣:尽早让孩子学会一些运动技能,如游泳、球类、脚踏车等,送他一个能健康一辈子的运动习惯。

  以身作则当好榜样:父母能做到才能要求孩子,全家一起改变饮食一起动起来。

  用鼓励支持取代责备:一句鼓励赞美的效果,远远胜过一句责备的话。

  孩子将来是否肥胖,父母亲扮演最重要的关键角色,家长们一定要正视肥胖带给孩子的身体负担,以及心理层面的影响,教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均衡的饮食观念,才能让孩子远离肥胖的威胁。

2014-11-03 00:00:46浏览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什么能治疗子宫肌瘤消失
通常没有“吃什么使子宫肌瘤消失”的说法。为了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亮丙瑞林、米非司酮、甲睾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腹部包块等。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症状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1、醋酸亮丙瑞林:该药物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主要适用于术前缩小肌瘤体积,方便手术操作,也可用于临近绝经的患者,提前诱导绝经,使肌瘤自然萎缩。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阴道干燥等,一般使用不超过6个月。2、米非司酮:该药物可拮抗孕激素,抑制肌瘤生长。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常用于术前准备或作为短期治疗。然而,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3、甲睾酮:该药物为雄激素类药物,能对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月经量,还可抑制肌瘤生长。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男性化表现,如多毛、声音变粗等,用药时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日常应避免食用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浆、雪蛤等,以防刺激肌瘤生长。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维持内分泌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肌瘤大小、位置及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内分泌,对肌瘤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子宫肌瘤的就诊科室1、妇科: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专属科室,妇科是子宫肌瘤患者首选的就诊科室。医生会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等手段,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及数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2、宫颈科与肿瘤科:宫颈科可以观察到子宫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评估病情。而肿瘤科则通过病理检查等手段,明确子宫肌瘤的性质,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治疗建议。3、内分泌科与普外科:当子宫肌瘤导致月经失调等症状时,内分泌科可以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普外科则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与效果。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做完子宫肌瘤手术可以吃核桃吗
做完子宫肌瘤手术后通常可以吃核桃,但需注意适量食用。核桃富含蛋白质、健康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然而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热量摄入过多等负担,影响身体恢复。核桃作为一种坚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术后适量食用核桃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支持,尤其适合需要补充优质脂肪和蛋白质的患者。此外,核桃中的膳食纤维也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尽管核桃营养丰富,但术后食用时需注意适量。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热量摄入过多,影响恢复。特别是对于术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建议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摄入量。此外,核桃质地较硬,咀嚼不充分可能增加消化负担,建议将其碾碎或与其他软质食物搭配食用。此外,术后饮食应遵循均衡、易消化的原则。除核桃外,还可选择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物以及高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浆等,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如有特殊饮食限制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促进术后恢复和健康维护。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肌瘤不能吃桂圆
通常情况下,桂圆营养丰富且不含直接刺激肌瘤生长的激素,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食用;但因桂圆温热滋补,可能加重患者体内燥热,且其营养成分代谢或对激素微环境有潜在影响。故不建议子宫肌瘤患者多吃桂圆。桂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蔗糖、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诸多益处,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此外,桂圆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说,适量食用桂圆有助于调养身体。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主要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相关。而桂圆本身并不含有能直接刺激子宫肌瘤生长的激素成分,所以子宫肌瘤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桂圆。然而,虽然桂圆本身不含有直接作用于子宫肌瘤的激素,但其具有温热滋补的特性。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身体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燥热的内环境状态,过多食用温热滋补的桂圆,可能会加重燥热,进而间接对子宫肌瘤产生不利作用。而且,子宫肌瘤患者体内的激素受体可能对一些外界因素更为敏感,尽管桂圆不含激素,但大量食用后其复杂的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对激素微环境产生一些潜在影响。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冰淇淋等辛辣、寒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子宫肌瘤的症状或刺激其生长。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生长速度等情况,根据医生的综合评估,结合自身身体状况,来更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肌瘤贫血严重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子宫肌瘤导致贫血严重时,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主要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器官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等。1、血容量减少:长期贫血会导致血液稀释和循环量下降,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供氧。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子宫肌瘤导致的贫血,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2、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贫血严重时,心脏需要增加输出量以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此外,贫血还会导致凝血因子减少,进一步加重月经量增多,形成恶性循环。3、器官功能受损:贫血会导致全身器官组织供氧不足,影响其正常功能。例如,大脑供氧不足可能导致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肾脏供氧不足可能影响肾功能。长期贫血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4、生活质量下降:子宫肌瘤导致的贫血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患者需遵医嘱针对子宫肌瘤本身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以减少出血和改善症状。其次,患者应通过饮食补充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建议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变化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