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哈啾!近日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增大,且空气干燥,是过敏性鼻炎、气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容易复发的“多事之秋”,中医师表示,秋季适合养肺防燥,建议从呼吸吐纳、柔和运动、穴位按摩和药膳食疗等4方面做好养生,增进呼吸道的健康。
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部医师张顺昌表示,秋天属金,对应的脏器为肺,但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整个呼吸道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很容易被秋燥之气侵害和损伤黏膜,导致咳嗽、肺炎等肺部和呼吸道疾病与症状。
保健法1:呼吸吐纳 清肺健肺
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采用“腹式呼吸法”,用腹部带动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下,可增加肺部通气容量。另可练习“噘嘴呼吸法”,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噘嘴慢慢吹出,能平稳的增加呼吸道压力,帮助撑开支气管不至于塌陷,让气流顺利通过,改善换气量和咳痰的功能。
保健法2:柔和运动 增强体能
张顺昌中医师表示,秋冬运动宜柔和,一般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登山、快步走等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都具有很明显的作用,特别适合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及慢性病患者。
保健法3:穴位按摩 顺气化痰
可用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肺俞穴(位于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约2指宽处),舒畅胸中之气。也可将两手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能疏通鼻窍、健肺养肺。
保健法4:药膳食疗 体质调理
秋冬天气干燥,容易损伤津液,因此在中医药膳选用方面,常以养阴、生津、润肺之品为主,例如西洋参、太子参、沙参、杏仁、百合、麦冬、石斛、玉竹、黄精等,也可搭配食材制成如黄精秋梨汤、百合莲子汤、银耳莲子汤等膳食。不过,因个人体质不同,进行药膳食疗前,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对症下药,不可滥服,以免调养不成反伤身。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工人医院 中医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傍西村环城东路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西门大街35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栾城县鑫源路36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日照市望海路3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芜湖市赭山东路五院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