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多进稀食有利补养
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晚睡早起加午休
立夏后,昼长夜短,人们晚睡早起,睡眠往往不足,再经过一上午的忙碌,体力和精力的消耗都比较大。因此中医提倡夏季午睡,可以起到“加油站”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患发生。
一般来说,夏季午休以30分钟至一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感到疲倦。醒来后不要匆匆起床、马上投入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大脑的供血量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让人感到头昏脑胀,最好再躺10分钟左右起床。
不过,夏日午睡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德国的研究发现,有些人的身体状况不适宜午睡,比如患有低血压疾病的人,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特别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则不宜午睡。
心静自然凉
立夏后气温逐渐炎热,人体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些平时不太急躁的人,到了夏季也会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过高的气温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为心火过旺所致。
心脏的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志。心脏是重要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阳气推动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供养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夏季心火过旺,不仅情绪容易起伏、出现波动,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专家提醒,夏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夏季静养心脏很重要,尽量避免发脾气,保持心态平和、笑口常开,听音乐、钓鱼、绘画、下棋、种花养草之类的活动可以怡情养性,让人心情安静,而心一静下来,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人体也会感到舒畅、精神好。”
避免出大汗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的三个月是春华向秋实的过渡,为万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天要晚睡早起、重视“静养”。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虽然适当的出汗有利于人体散热,但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到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而且“血汗同源”,因此“汗出伤阳”,如果夏季出汗过多,人体水分减少,电解质流失,血液会变得黏稠,严重时甚至出现中暑、休克、中风、心梗等危险情况。
夏季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但在感到口渴的时候猛喝水则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造成水中毒。应在平时就多注意补水,大量出汗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以调养心脏。另外,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
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医院 肛肠科
主治医师
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甲状腺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中医科门诊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九新公路155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泰山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柳各庄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云南省禄丰县城金水路12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曹县健康新村1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总院: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分院: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