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有道

冬季养生原则:养阳护阴 因人施补

举报/反馈
2013-01-09 00:33:43新华健康

  一、冬季气候特点及养生原则

  1、冬季时间的计算及气候特点

  *初冬:立冬 —11.7,小雪 —11.22 (初冷、干燥)

  *仲冬:大雪 —12.7,冬至 —12.21 (交九、干冷)

  *晚冬:小寒 —1.5, 大寒 —1.20 (极冷时期)

  *立春——2月4日

  *冬季的特点:阳气内藏,生机潜伏

  2、天人相应——养生之本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保持其健康水平。

  人体生理变化——寒气当令,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尿液增加,内分泌腺分泌旺盛。人体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阴长阳消,代谢相对缓慢。

  冬季养生原则:

  敛阳护阴,以固收藏之本。

  3、冬季在中医五行中的对应

  冬季的五行属性:水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即是滋润、向下、寒凉,具有滋润、寒凉、向下运行的作用。

  冬季的五脏归属:肾

  肾的生理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胱互为表里;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4、冬季的起居调养

  情志调养——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适宜。

  饮食调养——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药饵调养——平衡阴阳,温补肾阳

  5、冬季进补原则

  根据体质和现时的身体情况,选择进补方案,即“因人施补”。坚持虚则补之,适可而止,因时补益,因人补益。顾护脾胃。

  二、不同人群的冬季养生建议

  少年儿童

  体质特点:纯阳之体,常见疾病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调理原则:宜清补,增强体质,调理肠胃。

  调理方法:以润肺健脾的中药饮片做药饵,以粥、汤做载体。

  药饵选择:冬虫夏草、灵芝;太子参、麦冬,川贝母、南杏,淮山药、党参 ;枇杷蜜、枣花蜜

  青年女性 (18-34岁)

  体质特点:气血旺盛,易上火,多实证,容易出现痛经月经不调

  调理原则:活血养血,润肺养颜。

  调理方法:药茶-玫瑰花、决明子、麦冬、海底揶、当归头、三七片,加保健品。

  产品选择:蜂王浆系列,雪蛤系列,珍珠粉;益母草蜜,枣花蜜,刺槐蜜。

  青年男性(18岁-39岁)

  体质特点:气血旺盛,易上火,多实证,生活起居常不健康。

  调理原则:清肺泻火,养肝明目。

  调理方法:药茶结合保健品。

  产品选择:西洋参,菜花粉片,海参;益生菌,益生原;枸杞蜜、刺槐蜜。

  中年女性:(35岁-49岁)

  体质特点:内分泌容易失调,潜在的怕衰心理压力,更年期综合征的到来。

  调理原则:补气养血,疏肝解郁。

  调理方法:药茶(玫瑰花、决明子)加保健品组合。

  产品选择: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E,花粉,蜂王浆系列,雪蛤系列,阿胶系列;珍珠粉;荔枝蜜,龙眼蜜。

  中年男性:(40岁-56岁)

  体质特点:亚健康高发人群,多数人身心较疲惫。

  调理原则:补肺气助肾阳,结合体检结果进行组合调理。

  调理方法:保健品结合药膳。

  产品选择:冬虫夏草,西洋参,海参,油菜花粉;多维素片;黄芪蜜,椴树蜜。

  老年人:

  体质特点:身体基本素质呈下降趋势,常伴随有各种疾病。冬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高发。

  调理原则:补肺益气,强筋健骨。

  调理方法:保健品结合药膳。

  产品选择:中药饮片煲汤/每周1次;雪蛤炖品或海参炖品每周1次。

  1)心血管疾病者——晨起空腹西洋参2-3g,下午4点益生原,每晚VE1粒;刺槐蜜。

  2)呼吸系统弱者——晨起空腹虫草粉0.5-1g,下午4点益生原或益生菌1包,每晚灵芝类产品;枇杷蜜、龙眼蜜。

  专家介绍:杨文莲教授,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特聘荣誉顾问。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副教授、药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药专业工作长达32年之久,主攻天然药物鉴定、质量控制及中药教学、药学培训及管理方向。 30多年的中药学专业教师生涯,10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及药学相关文字编辑经历,让杨教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期间,杨教授参与了三部卫生部规划的药学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2篇;参与部分藏药生药学的研究并参与专著编;主持、参与2项教育教学课题,并经青海省科技厅评审为省级科技成果;获青海省1998~1999职业教育成果三等奖。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