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综合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亚健康综合症

18岁新生晨练猝死 你有猝死潜质吗

举报/反馈
2012-10-20 00:17:20腾讯

  猝死,与我们的“心”密不可分。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在心源性猝死里,80%左右由冠心病引发。约1/5的人多少存在"慢性疲劳"。其中,媒体从业者、销售、医生、IT人员是主要发病群体。你是否具有“猝死”潜质,且让专家们为你评估一下吧!

  一、工作狂们,你们要小心了!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爱玲表示:同几十年乃至十几年前相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熬夜熬得越来越晚了,与此同时,生活自然变得毫无规律。无论是之前的淘宝店主,还是后来的金山员工等等,在猝死之前都有长时间加班的历史。一项针对杭州、上海、北京、广州四大网商近百名员工的体检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网络从业人员有颈椎异常问题,九成以上的女性乳腺增生。而据媒体报道,最近两年已经有4起淘宝店主因工作压力猝死的事件发生。

  王主任提醒工作狂们:“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低糖低钾,体内电解质紊乱,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二、胖子们,请举手!

  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心血管病专家方祝元教授表示: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栝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纤维蛋白原增高、体力活动减少、遗传和吸烟等各种因素。而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危险因素肥胖者都占全了,由此不难想象,肥胖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胖子们,你们该减肥了!别再微博上继续呻吟“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也别在节假日大吃大喝,“每逢佳节胖三斤”,远离垃圾食品,动起来,不仅是完成从“土肥圆”到“白富美”的进阶,更是为了别“死的不明不白”。

  三、大悲大喜都伤心,亲,要淡定

  美国切里流行病学研究所的调查证实。该所艾伦·D·伊克尔博士对3682人进行了10年的跟踪研究,其平均年龄为48.5岁。结果表明,紧张水平高于常人的男性,约有25%会患上心脏病,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在女性中,焦虑程度更高者,其猝死几率比其他人高了2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认为:焦虑、高压、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是会诱发心律失常,二是导致血管痉挛,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大到工作压力,小到熬夜看球,亲们都请切记:莫像范进中举一般,大悲大喜最伤心,还是要淡定呀。建议大家学会调节生活,多与人沟通交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发现自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调整,当个人承受的压力太大时,互相倾诉能减轻压力;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客观地认识自己,制订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防止压力太大。

  四、心血管事件链:定期体检,预防“三高”

  “心血管事件链”是国际医学界近年来对心血管病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它由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首次提出,认为心血管疾病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致病因素造成了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破裂,进一步出现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甚至最终死亡的全过程。

  上海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樊青提醒大家:在35岁之后,就要每年体检检查血脂血糖等项目,如有异常,应该及时治疗,以免进一步演化成冠心病或导致心律失常。“金三角”方案可以有效防治因为“三高”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所谓“金三角”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其中他汀类药物降脂,阿司匹林抗凝,通心络胶囊能降脂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消融斑块。

1/2上一页
方祝元主任医师心内科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