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2012年4月27日晚上11点,吴玉明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揉揉酸胀的眼睛,伸出麻木的手指敲打了几下键盘,把自己MSN的签名改为“今夜,我依然在路上”,然后,关掉电脑站起身来。楼道里安静极了,有几间办公室还亮着灯,他借着微弱的灯光,锁上门转身往外走,墙上映照出一个背着电脑包疲倦而孤独的剪影。
这已经是他连续第20天加班。在这间位于北京中关村的软件开发公司里,他戏称自己为“IT民工”。就在吴玉明加班的这些天里,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推出了“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报告收取了全国3万余份有效问卷,显示有30.3%的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10小时及以上,17%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35.35%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只有17.35%的人每天工作不足8个小时。
7天×24小时似乎都在工作
每隔5分钟,李英就会看一眼她的黑莓手机。看着记者不解的目光,她笑了笑解释:“知道这个手机意味着什么吗?7天×24小时永远在工作状态。”这款商务手机以强大的电子邮件功能闻名,而李英所在的公司,是全球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所有通知和领导的指示,都通过邮件发到邮箱。“不管我在吃饭、睡觉还是周末和家人出去玩,只要收到邮件就必须马上查看和回复。”李英说,公司里几乎每个人都用黑莓,据说“9·11”时美国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唯一能接收邮件的手机,只有黑莓。“很多同事和我一样,好像患上强迫症,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手机,上厕所也带着,生怕错过任何邮件。”
26岁的刘毅和李英在同一家公司做审计员。审计的工作分淡季和旺季,一般春节后最忙碌。“每天深夜别人休息时,我们却在办公室忙得热火朝天。黑漆漆的夜里,整个大厦只有我们公司这几层灯火通明,美其名曰”银腰带“。”刘毅说,去年听到同类公司里有年轻员工猝死的消息,大家紧张了一阵,但很快就过去了。“能怎么样呢?你要么习惯,要么离开。”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半夜十一二点灰头土脸地打车回家,第二天早晨8点半再“容光焕发”地来公司。
彭笑笑去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在父母的帮助下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个工作看似清闲,可每到下班时间,没有一个人能按时走。“大家都没什么事,但就是不走。每个人对着电脑发呆,好像谁赖到最后谁厉害。”大家都不走,笑笑也不敢走。时间久了她才明白,原来大家都在等处长先走,生怕领导觉得自己没有卖力气工作。
据“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人平均工作时间为8.66小时,“加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有部分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7.7小时,远远高于法律规定的每周工作40个小时。此外,有2/3的人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从家里到单位平均往返时间最长的城市是北京,为1.32小时;约2/3的职场人最近半年没有过休假旅行。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这是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写下的预言。很不幸,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了现实。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与此直接相关的是“过劳死”这一现象。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其中,中青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1998年,北京120急救中心救治的中青年猝死者只有80多名,但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上升为270多名。没完没了的加班、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很多人处于一种“没有喘息”的状态,给身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大脑缺血、缺氧。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长期疲劳、睡眠不足会降低大脑的血氧水平。大脑只占人体总重的3%—4%,却消耗人体20%—30%的血氧,高于其他脏器10倍以上。一旦它长期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脑功能衰退,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易怒等。睡眠不足对大脑颞叶皮质的影响尤为明显,而这一部位与人的情绪、学习、记忆有关,对大脑活动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心肺功能下降。
心脏每分钟要向全身运送5000毫升的血液,一生泵血所作的功,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如此劳累的器官,让它休息的最好方式就是有氧运动和睡眠。而调查显示,全国职场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33小时,工作时间较长的人,睡眠时间为6.88小时;用于体育健身的时间,平均每周不到1小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魏盟指出,夜间是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时候,如果打乱它的规律,对心脏的损害会很大。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证实,经常承受压力的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比其他人要高2倍。
引发各种精神疾病。
王国荣说,缺少足够的休息和运动,每天早出晚归连晒太阳的时间都没有,导致大脑合成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能力下降。研究表明,这两种物质与10种以上的精神疾病有关,比如抑郁症、强迫症、失眠、偏头疼等。
除了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工作中无止境的疲劳感还加重了整个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沉重的工作压力、不断加班”背后体现的,是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物质与金钱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超过了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价值、尊严、幸福、快乐的追求。很少人能做到心态平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市场街1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沐川县沐溪镇城北路500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北路38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延安路302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阳春市环城南路24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云景路(观山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