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古人养生:怨天尤人不利健康

古人:不怨天尤人


  明末着名文学家、史学家于慎行说过:“彰怨者多伤,匿怨者自戕”。如果你埋怨、责备别人被对方知道了,只能增加彼此的芥蒂,关系越来越僵,彼此都不快活。如果对方进行报复,事情更严重。而如果你的埋怨和责备藏在心里,不让对方知道,虽然避免了对方的伤害,但却伤害了自己。两相权衡,还是不怨的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坏情绪会诱发癌症。当人的情绪不佳时,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加。这种激素进入血液后可损害或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我国在一次食管癌的普查中发现69%的患者个性暴躁或情绪不稳定。

  有人统计,胃肠病患者中因为情绪不佳致病者占74%。这是因为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大脑皮层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它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胃肠运动功能。我们常常在情绪不佳时感觉没胃口,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情绪不佳还会损害人的容颜。情绪低落时,脑垂体持续分泌促黑激素,促使上皮细胞过多合成黑色素而堆积在皮肤里,使人面容憔悴灰暗。同时,我们上面提到,坏情绪还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动脉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或阻滞,氧气对皮肤组织供应减少,皮肤缺少营养,容易干燥萎缩起皱等。

  我国古代养生学虽然没有从分子、细胞的层面揭示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但从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出发,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和今天医学研究同样的结论。《黄帝内经》和诸子百家的着作中都有关于“七情内伤”的结论,七情即忧思惊恐等七种情绪,任何一种过盛,都会伤害身体。荀子说:“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情绪不佳,真是寝食难安。明代着名作家沈仕说,忧思过度等不良隋绪使女人“阴阳气结”,“色恶,肌枯黑。”我国汉代的道家经典《太平经》明确指出:“人无忧,故自寿也”。

  所以自古以来伟人从不怨天尤人。孔子曾感慨说:我不怨天尤人,仅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而已。后来儒家归纳成—句话叫:不怨天,不尤人,尽人事,听天命,成为历代士人的做人做事的座右铭。

  当然伟人不完全是从怨天尤人不利健康的角度处理问题,他们要“治国平天下”,必须有这样的度量和心胸。同时,他们又是智者,能在这一点上把二者统—起来。大道归一,天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养生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前者就是养生。

(实习编辑:张国明)

2008-03-21 01:34:00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