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养生概览

举报/反馈
2007-12-10 08:10:0039健康网社区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约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据传活了三百多岁。《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系哲学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养生思想。老子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认为静胜躁,反对生生之厚,即奉养太过度;认为益生曰祥,即纵欲贪生乃不祥之事。

  《庄子》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学家。主要养生思想包括:“清静无为”,要求“忘我、无欲”,认为“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初步揭示了静动结合以养神,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管子》 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一书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作。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l)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即以“平正”养生,包括乐观端正,节五欲去二凶,去好过等;(2)主张虚静、恬愉以养心神。认为只有“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3)认为“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4)提倡“老则长虑”,若“老不长虑,困乃竭”。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1183

  《子华子》 子华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人。养生方面的主张有:(1)六欲皆得其宣; (2)认识到正常生理“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弊。”所以,主以“动”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著作,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最完整的一部医学著作。在养生学方面也是集大成的。其养生思想极其丰富,基本原则是“顺自然,保正气。”主要观点有:(1)“法于阴阳”。顺应天时,顺应四季气候以养生,保护生机,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和于术数”。主张动以养形导引、按摩气功、无所不包。(3)“食饮有节”。包括饮食和五味不能偏嗜。(4)“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指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逸的适度,以防“过用病生”。(5)“恬淡虚无”,“注意精神调摄。同时已认识到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寿命的极限(即天年)是“度百岁乃去”。

  (实习编辑:吴秀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