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植入式起搏器发展至今,已有近50年历史。在这短短的50年间,起搏器技术飞速发展,从最初解决心动过缓,到目前抗心律失常(ICD)及纠正心衰(CRT),起搏器的概念已焕然一新。
据介绍,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只占到整个应该植入患者的一成,其比例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室颤是一种能导致猝死的危险疾病,而只有安装ICD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人猝死,而中国每年植入ICD的人数只占全球的1/50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罗义主任介绍,我国心脏起搏器安装率如此之低,一方面是经济因素和医疗保险覆盖不足。由于目前心脏起搏器多为进口产品,价格对绝大多数病人相对贵了一些。更重要的原因,病人缺乏医学基本知识和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我国绝大多数心脏病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吃一些“胺碘酮”之类的药物就可预防心脏病发作,而安装一只起搏器对他们来说难以接受,也有一些心脏病人担心起搏器是否对身体有害而拒绝安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经常遭遇心脏病人及其家属拒绝安装起搏器的事例。
哪些患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心脏之所以能够规律的跳动,是因为它有一套完备的起搏、传导系统,并受神经、体液等很多因素影响。当机体运动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全停止。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动。
罗义主任指出: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大多数情况下起搏器是为那些心率过慢而引起不适的人准备的。当心脏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经常低于40次,尤其是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这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疗范畴。
另外,起搏器还可以治疗和预防许多疾病。如心梗会导致心肌无法有力收缩。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就会引起心脏泵血不足,造成头晕、胸闷、乏力等各种症状。如药物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以在心脏各部分安装多个起搏电极,同步产生多个电刺激命令,帮助心肌收缩。
同时,一些疾病可引发心跳骤停或致命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以安装具有除颤器功能的起搏器,能恢复心脏有规律的跳动。
除此之外,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