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养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名人养生

文坛寿星的养生之道

举报/反馈
2011-12-29 00:46:00凤凰健康

  杨绛(钱钟书夫人):见利不争寿自高

  2011年7月17日,杨绛度过了百岁寿辰,有人赞扬她是著名作家,她却说“没有这份野”;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瞬间”;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生活简朴,从不讲究。家里用的都是旧式的柜子、桌子,甚至连书房也没有。“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厅,但每间屋子里都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不争、低调、简朴,这就是杨绛的真实生活,也正是她历经沧桑依然健康长寿的原因。

  启功:我从不温习烦恼

  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享年93岁。启功先生坎坷半生,“文革”时期,被划为右派,他的助手曾问:“经历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这么乐观?”他答道:“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

  他曾这样自叙生平:“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识超。”在北师大校园,师生们尊称他为“博导”。博士生导师启功便笑着说:“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

  正是启功先生这种谦恭温和、不固步自封、心宽广、平易近人的性格,使他得以长寿。

  施蛰存:不死就是胜利

  施蛰存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学贯中西、博通古今,被誉为“百全书式的专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施蛰存在农村摘棉花时悟出一套“棉花哲学”。棉花受到部挤压,缩成一团渺小无力;一旦外部挤压放松便又会松弛地恢原貌,妙在弹性十足。此后,每当遇到挫折,他都像棉花一样伸缩自如、弹性十足。“文革”期间,他专心致力于词学和金石研究,自得其乐,外界的干扰几乎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他当时的名言是“不死就是胜利”。

  1993年,有关部门决定授予施蛰存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他得知消息后几次写信,请求评委会将该项荣誉给予年轻学者。他说:“我连生死都看得很淡,钱对我已毫无用处。至于名利,我早就看透了。”这种闲适的心态,使施蛰存老先生最终以99岁高龄尽享天年。

  郑逸梅:不比为贵

  我国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一生为报纸副刊写的随笔、趣闻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被誉为“补白大王”。老先生生前的座右铭是四个字:不比为贵。他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正因为有这种良好的心态,尽管一生充满坎坷,他却始终保持坦然、乐观、淡定的精神,活到了98岁高龄。

  要想享受人生的欢悦与幸福,学习这种“不比为贵”的心态,对每个现代人来说都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徐晓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