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有道

专家讲冬季养生宜天人相应

举报/反馈
2011-12-12 00:11:00中国中医

  冬三月,从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时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尤其是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生机闭藏,阴气盛而阳气潜伏,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同化大于异化。那么,在冬季如何做到“天人相应”,以保持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呢?

  调养情志动静有度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冬月闭藏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干扰刺激,处于淡泊宁静状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愉悦之美。

  由于冬季朔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变得萎靡不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天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懒得动弹。这就要求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应到外面晒太阳,坚持适度锻炼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精神振奋,充满朝气。

  起居有常心身安康

  冬三月,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清代石成金在《养生镜》中告诫人们:“冬三月乃水藏闭涩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这就要求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有时以顺乎自然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气。有利于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在穿戴睡卧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冬衣伸足卧,则一身俱暖”的名言,穿的内衣、棉袄、棉裤以纯棉布为宜,和暖贴身,再套上外衣,可抵御寒冷;冬季手脚易冻,外出要戴手套;鞋袜宜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冬季北方多睡火炕,近些年来用电热毯者日益增多,无论采取哪种,以温度适宜为好。同样,无论是用火炉、暖气或空调,室温宜18℃~20℃左右,且忌温度过高,以免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就会发温病、时病、或诱发宿疾复来。此外,冬令养生要特别注意节制房事,以固护阴精。

  冬练三九筋骨强健

  “冬练三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实践证明,冬天怕冷,终日紧闭门窗,恋床、睡懒觉,或在空气污染的室内通宵打麻将、玩扑克,极易导致体质迅速衰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而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也是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良方。

  冬季锻炼,要因人因地制宜,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可在室内锻炼,做强身按摩、导引、练气功、保健功、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凡是身体好者都应积极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跳橡皮筋、做游戏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泳,这是一项融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为一体的锻炼方式,当肌肤受到冷空气、冷水的刺激后,会急剧地收缩,随后又扩张,皮肤变得潮红。请莫小觑这一现象,可是极好的血管体操,对改善和增强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并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抵御寒冷的侵袭;还可使造血机能得到加强,预防贫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锻炼时要注重自我保健,冬天早晨外出锻炼,以太阳出升后为宜;不要在寒潮过境时的大风、雨雪、大雾中锻炼。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冻伤,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不要在冰雪路滑的场地上跑步、玩耍,以免摔伤和发生骨折。锻炼前应作好准备活动,活动肢体,以防止肌肉、筋腱拉伤和关节扭伤。开始锻炼时不可脱衣服,待运动身上暖和时再脱去厚衣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如内衣被出汗浸湿应更换衣服。外出活动时应戴帽子、耳套和手套,以防皮肤冻伤。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