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过,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
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的闷热,也吹来了秋日的干燥,初秋燥气滋蔓,湿气未退,湿邪燥邪合并,易伤人肺气,中医认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人乃气之聚”,肺与秋气相应。因此,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也易使人出现咽干、咳嗽、肤涩等“燥病”。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防病要特别注意防止呼吸疾病感染。在拯救秋季健康中,各种秋季易发的疾病及如何防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当然,除了要关注应季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之外,秋季的饮食调理、运动调养、情志调节等也非常关键。
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古书中又有“秋不食肺”之说。因此,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其次,秋季凉爽,正是健身黄金时期。此时锻炼,机体很容易适应。从增强体质的角度来看,此时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另外,秋季干燥的气候也容易使人变得浮躁起来,立秋时节天气多变,冷暖交替,尤其是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更能引发情绪变化,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古人有:“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多以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别让“燥”火伤了你。
(责任编辑:徐晓宇 实习编辑:姜文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沈阳市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黑山路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霍林郭勒市珠斯花大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长新路32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共青城市高尔夫大道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东街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