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芒种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在日常生活中,教你几招健身防病的方法。
1.多补水要午休
我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医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夏日昼长夜短,午休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时气候开始炎热,是消耗体力较多的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2.饮食宜清淡
饮食调养方面,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功能的食品。
3.药浴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的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洗浴以药浴最能达到健身防病之目的。药浴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保健养生则以浸浴为主。芒种时节以五枝汤(桂枝、槐枝、桃枝、柳枝、麻枝)沐浴最佳,即先将等量药物用纱布包好,加十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再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
5.提防热伤风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有的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慎用补品,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6.冬病夏治好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医认为,在冬季常发的病,在夏天就必须注意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如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饮食上还要忌过度食用冷饮,最好不食冷饮。
(责任编辑:黄振)
主任医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胃肠
主治医师
昆明市中医院 肛肠痔瘘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孙文中路2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梧州市新兴二路14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卢龙县西大街26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胜利北街34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洛阳市廛河区龙泉三街坊158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中路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