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将功夫下在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上,但真的终究是真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只要消费者睁大眼睛,识破这些减肥保健食品的夸大虚假宣传并非难事。那么,减肥保健食品在夸大虚假宣传方面,有哪些常用招数,我们又如何识破呢?
第一招:减肥保健食品大肆宣传疗效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立即见效”“无副作用”“茶+胶囊,双管齐下,减肥真快,立显奇效”等字眼常常见到,事实上,只要涉及到宣传治疗效果,这些保健食品的减肥宣传,全部可以认定是违法的。我国《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指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和含有使用该产品能够获得健康的表述,不得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不得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由此可见,只要宣传中含有对治疗效果的介绍,这些减肥保健食品就不可信。
第二招:大肆宣传减肥速度快的不可信
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一个半月能减48斤”“6天能减2斤半”“一月减肥30斤”“每天都在瘦,天天有变化”等内容比比皆是。诚如国际生命科学协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组长、前中国预防科学院院长陈春明所说的,身体脂肪的燃烧决定于机体的多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大量的“燃烧”。“一个半月能减48斤”,就是泻也泻不了那么快,除非是处于病态。由此可见,宣传减肥速度快,本身就不科学,对这样的减肥保健食品,当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第三招:大肆宣传价格超低的减肥保健食品不可信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开始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10元钱瘦身大验证”、“30元体验减肥奇效”、“一天不到三块钱,一天一斤往下掉”等等。拚低价,本身就是对自身产品没有自信的表现,给人一种“骗一把就跑”的印象。专家指出,这些故意在价位上做文章的减肥品保健食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要么是添加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物,要么是利用一些古药陈方,没什么新科技。因此,减肥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在吃了没有什么效果的减肥保健食品的上,花再少的钱都是冤枉,而且说不定还损害健康。因此,对于在价格宣传上大做文章的减肥保健食品,消费者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对于爱美又爱健康的中青年女性来说,减肥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但减肥同时还是一项复杂工程,要想真正实现减肥目的,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二者不可缺一。
(实习编辑:黄振)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曙光街49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乐清市文虹路1号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广东省中山市五华县电信大楼对面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爱民路1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重庆市秀山县中和镇解放路21号
三级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山东省日照市昭阳路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