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身体新知

坏脾气让你的肠道“翻脸”

举报/反馈
2011-03-07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消化病人看完病,医生常会叮嘱一句:“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开朗”。这句话看似是“医疗套话”,但确实对病人保健很重要。

  坏情绪搅乱消化道活动

  包括食管、小肠大肠、肝胆在内的消化系统,是一台极为精密、协调、高效的机器,蠕动、压力、血流、温度、消化、吸收、分泌……共同应对体内外多种变化。哪一个部位、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不好。

  食管只担负通过的任务,悲伤、愤怒、焦虑等情绪可以使健康的食管管腔变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食通过时间延长。腔内压力变化也与情绪状态有关。临床上可见大悲后的人诉胸骨后发堵、下不利等症状与这些变化不无关系。

  人在仇恨时胃酸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加,黏膜颜色变红(充血)。此时的胃黏膜极脆,即使是轻微、细小的损害都可以变成小溃疡,有人认为这也为幽门杆菌“下手”创造了条件。而在抑郁、无助、失望等情绪控制下,人的胃酸分泌会下降。

  小肠会因人的情绪不佳而变得张力增加,餐检查发现排空时间延长。结肠似乎更为敏感。肠镜检查及计波装置记录表明,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不良情绪时会出现无蠕动性高运动状态。在悲伤、沮丧、失望时会出现波样张力增加、蠕动也会增加而导致腹泻。在惧怕与沮丧时,结肠黏膜的颜色会变苍白、无收缩活动,在生气、埋怨和有敌意时,黏膜色泽变红、收缩活动增加。

  胃肠道人称“第二大脑

  大脑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包括精神情绪活动调控的最高司令部,自然涉及对外反应。人们知道,在脑内有一族肽类物质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密切关联,如抑郁时一种称为TRH的肽在脑内含量上升。

  科学家对胃肠道神经进深入研究后有两个重大发现。

  一是肠神经系统的发现。整个胃肠道有1亿多个神经细胞覆盖着,从黏膜层、肌层直到浆膜层分布得密密麻麻,其总数仅次于大脑,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它在胃肠壁内有自身的完整反射系统,通俗地说,它可以不需经过大脑“司令部”的命令而自行其是——对胃肠生理活动作出调节,也可将处置过程上传到“司令部”,影响“司令部”的活动。

  第二个重大发现就是肠道有特殊细胞分泌与大脑内完全相同的那些肽类来完成肠神经系统的各种指令,使消化道运动、分泌、消化、压力甚至温度得到调控以适应各种变化。脑内的肽类激素竟和远离大脑的肠内肽类激素完全相同,因而给予它们一个总称——脑肠肽。

  这样,大脑和胃肠道不但有“陆路交通”——自主神经系统,还有“水路通道”——脑肠肽。二者紧密联系,不仅能下达指令,下情也可上传,故称双向通道。

  从位置上看,调控消化道的自主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中枢两个次级司令部与控制情感的皮层下整合中枢位于同一解剖部位,所以消化系统极易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哲学家的预见

  著名的哲学大师康德极为重视晚餐,不但菜肴色香味极佳,就餐环境幽雅,且常有两三知己共餐,此时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是绝对禁止的。每到晚餐结束,康德总要说一句,吃了饭要笑一笑,据说笑能促进消化。然后送客。当时哪知脑肠肽、脑肠轴的秘密,其卓越之预见令人钦佩。

  已故季羡林教授的两句忠告更是胃肠病的良药。他说: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

(实习编辑:黄振)

                     学会运动让你大脑保持年轻保健一周热文推荐   

    ·人体不该有的响声:打嗝放屁     ·春季养生妙方让女人更健康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面部神经作祟    ·趁年轻多睡觉 小心现代过劳死

    ·生病时眼睛发出10种信号        ·16个生活习惯让你变得更年轻

    ·九大信号暗示隐藏在身体的疾病     ·睡觉前洗热水澡有何危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