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黑幕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保健品行业黑幕

保健品冒充药品药店买药当心

举报/反馈
2011-01-07 08:07:0039健康网社区

  同样标示着跌打镇痛膏通络祛痛膏、小儿腹泻贴、近视灵、润洁滴等字样,但却有两种不同的身份,有的是“健”字号的保健品,有的是“准”字号的药品。药品监督局公布了一批标示保健用品却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涉及59种产品,其中不乏市民买来当药品使用的小儿退热贴、万通筋骨贴等标示保健用品。这也再次提醒市民,到药店买药要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到药店买的是标示“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品,还是标示“健”字号的保健品。

  59种保健品冒充药品

  药监局公布了一批标示保健用品冒充药品信息的情况,其中涉及深圳、广州、香港、河南等地生产的59种产品,深圳有4家企业生产相关产品,分别为深圳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跌打镇痛膏、通络祛痛膏,深圳谊和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宝宝一贴灵、小儿咳嗝贴、小儿腹泻贴,深圳伊美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生产的治骨痛舒宁帖,深圳盛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眼保姆、白医消、近视灵、润洁滴眼露。

  市内几家大小药店看到,大部分药店根据药品的类别分柜台销售,多把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分开。但有的药店没有把“健”字号和“准”字号药品按照保健品和非处方药分开销售,非处方药品柜台上仍然有同名字的“健”字号产品和“准”字号药品混合在一起。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企业常常将一些不具药品审批条件的产品改为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路线,获得“健”字号批件后,却在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标示预防、治疗人体疾病功效的文字,或直接标示所用药物成分、作用、适应症或适应范围、用法用量等,狡猾地披上“药衣”,蒙骗消费者。

  市场上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花样层出不穷,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健”字号外衣伪装,以所谓中药类膏药贴为主,采用标示组方、表述保健功效的方式进包装,主要集中在骨病、风湿病和跌打损伤等领域;二是以“消”字号出现,多为外用擦剂、洗剂栓剂等;三是以“食”字号身份混迹市场,这类产品多为中药类、滋补类、维生素类产品的变异,主要表现为产品名称、成分、适应范围与药品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批准文号为“食准字”。

  可从包装分辨真假

  该如何分辨保健品冒充药品呢?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选购药时,主要从包装和说明书来判断药品的真假。首先是看批准文号,药品有国药准字号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Z20043578等;保健品批准文号则是“健”字号的,即卫食健字()第××号或国食健字()第××号。

  其次看产品说明书,合格的药品说明书的纸张好,印刷排版均匀,连最小的字体也十分清晰,内容准确齐全,适应症限定严格。假药说明书纸张质量差、字迹模糊、内容不全、排列有误、随意夸大疗效和适应范围;保健品的说明书有将保健功能夸大宣传行为,一些保健食品虽经国家批准,但其宣传内容和表述超越了国家批准的范围,市民购买时须查看国家发给该产品的检验报告单,将报告单与说明书两相对照,防止受骗。

  值得注意的是,要确保买到的药是真,消费者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能在官网上查到的话就可放心购买。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的药理、病理、毒理的严格检查和多年的临床观察,并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治疗某种或某几种疾病有确切疗效,才批准获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投入市场,同时药品具有规定的功能主治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这在药品质量标准中都有明确标示。且每一种品牌产品都是与生产厂家唯一对应的,如果该产品批准文号所对应的生产厂家不一致,肯定是假药。

  保健品不能做药用

  名字同是“小儿感冒贴”、“小儿退热贴”、“万通筋骨贴”,批准文号是“健”字号的产品与“准”字号药品在功效上有多大的区别?

  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的,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根据《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保健品宣传中不能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也不能明示或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功效等。

  保健品和药品在生产、配方和疗效方面有很大区别。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保健品则无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

  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保健品不具备治疗的功效,不能替代药品使用。“药品一定要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只要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因此,市民在购买药品时,要根据自己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品,为确保安全最好选择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

  小贴士

  家庭如何贮存药品?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小药箱”,备用一些常用药品。然而,药品贮存也要花心思,不是买回来放到药箱即可。那么,家庭“小药箱”该如何贮存药品?市药监部门的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放。家中存放药品一定要按药品说明书所标明的条件储存,但为了避免差错,应当做到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安眠药物、毒性药物单独放置,家里有儿童的,药品最好存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

  2、一月清理一次。坚决而及时地清理掉家中的过期、失效药品,为确保安全用药,原则上需每月清理一次“小药箱”。

  3、过期药要及时处理。如果发现药品出现如下的情况,如药品有效期已过、口服液出现漏液、药发生了裂片及变色或霉变、气雾剂喷不出药雾、橡皮膏药失去黏性、眼药水开封使用超过一个月和包装已经破损的消毒敷料等,都应及时处理,为健康消除隐患。

(实习编辑:叶洁斯)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