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高原旅游前要做好准备

  青藏路已正式通车,各大旅社的青藏游首发团也已在路上了。据了解,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点燃了人们西藏游的热情,尤其对那些背包客来说,火车直通西藏降低了旅游成本,那些已酝酿西藏游很久的旅游爱好者也终于决定出发了。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去平原地区旅游对身体的要求更高,在出发前后应做足准备工作。

  高原旅游前最好做个体检

  在计划去西藏之前应上正规医院做个全面体检,做脑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等项检查,并接受康复医学科专家安排的一系列相关体能测试,让医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作合理的生理医疗评估,看有无疾病或某些隐匿性内脏疾患。如有的人心功能储备不足,但在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一旦进入高原地区后因体能剧耗或处于极限状态,便会诱发心绞痛等险情发生。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各种血液病,未获控制的糖尿病肠道疾病,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神经与精神性疾病,重症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往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高血压、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危孕妇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不宜乘坐进藏客车到高原旅游。

  加强自我防护

  西藏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气压低,空气含量比内地平原小25%~30%;年平均日照长达3000小时,紫外线很强;年均水量只有200~500毫米,气候干燥寒冷,昼夜温差大。如不注意防护,若受凉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高原病。因此,出发前要带足衣物,包括护踝、护肩、护腕、护腰、护膝等各种护套。着装要宽松舒适、防寒保暖。高原地区紫外线很强,如不注意防护,可能迅速发生皮肤或视网膜晒伤。外出时对裸皮肤涂护肤防晒霜唇膏,戴上墨镜、遮阳帽,以防范高原紫外线的伤害。

  带上自己常用的药品

  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有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消化道溃疡史者更应该注意,与其他疾病相比危险性更大。如果平时你的心脏就是处于一种临界状态,一旦缺氧则可能诱发心脏疾病发作,出发前最好能做个心电图或运动实验,以了解自己对缺氧的适应能力。适量储备一些急救药品,如感冒药、心脏药、利尿药和平时需经常服用的药品,维生素类有一定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

  女性尽量避开生理期

  由于女性生理性月经周期因素,其造血能力较男性强,对缺氧的适应性也要优于男性,但是女性安排高原旅游时间时最好能避开月经期,以免加重缺氧。

  高原反应较重要及时补氧

  由于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减低,空气中的氧分压也相应减低,初次进入高原地区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高原适应不全症),如头疼头晕胸闷气短、全身乏力、无食欲等,特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肺水肿等。一旦发生非常危险,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我治疗就是尽快改善缺氧,所以应准备一定的补氧品。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比较多比较乱,要考虑到氧储量的多少、疗效和实用性,可根据不同的出游方式选择不同的补氧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种:

  1.自驾游:选择常压密闭面罩吸氧仪(便携式高压氧),可以配10升左右氧气瓶放在车上,该方法比普通的导管吸氧多吸入了3倍的氧,此外也不会造成氧气的浪费,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对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氧气用完后可以到当地医院灌氧。

  2.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选择“一拉罐”式瓶装氧比较合适,便于携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如果发生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条件允许应该尽快做高压氧治疗。

  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如果时间允许,坐汽车或火车进入高海拔地区最为合适,身体对缺氧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如果是坐飞机几小时内突然进入高海拔环境,身体往往不能很快适应,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在最初到达高海拔地区后最好能休息1-2天或安排轻微活动以减少耗氧,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适应高原环境。

  尽快适应高原环境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体内的造血功能因缺氧反应性增强,大量的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血黏度增高,这时应多喝水稀释血液,以利血液循环畅通,增加供血、改善缺氧。同时血液稀释后也大大降低了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一、让患者平卧安静休息,给予间断吸氧,氧流量以每分钟1-2升为宜。

  二、对症治疗。头痛者可服用去痛片;失眠、精神紧张、烦躁者可少量用安定等镇静药;尿少者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可服用适量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呼吸急促者可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激素的吸入药物;精神较差者可服用适量人参。

  三、对出现严重的胸闷,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抽搐昏迷的患者,应想到发生肺水肿脑水肿的可能,除了立即进行低温治疗和脱水利尿的治疗等处理外,应尽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病情稳定后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于继续进行救治,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回到平原地区后,红细胞增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机体还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氧性改变,最好能做几次高压氧治疗,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实习编辑:叶洁斯)

2010-10-26 00:00:00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