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一场场的秋雨加快了秋天的脚步,上周的几场雨,使得苏城的最高气温也降到了20℃左右,着实让市民明显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然而随着雨天转晴,这周苏城的温度又有了明显的回升,最高温度可达25℃左右。
昨天,记者在苏大附二院了解到,由于季节的交替,很多人体机能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再加上气温起伏不定,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因为季节交替导致生病入院病人明显增多了。
早晚温差大出门要加衣
由于冷空气的过境,上周苏州一直呈现阴冷的阴雨天气。而又随着这股冷空气的离开,上周末起,苏城的天气就一直以晴好为主。然而,由于天气变化多再加上早晚温差较大,记者在苏大附二院门诊看到,与以往相比,前来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了,输液室也挤满了病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老年人和儿童占了绝大多数。
苏大附二院门诊部主任孙红告诉记者,现在正处于季节交替,气温不恒定,忽冷忽热。一天中,温差较大,早晚凉风袭人,而正午太阳却也相当灼人,儿童本身抵抗能力就不比大人,所以如果增减衣物不及时,就会造成冷热不均,很容易感冒,拉肚子甚至引起肺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除此之外,儿童活动量大,过早添加衣服,孩子就会出汗,汗毛孔敞开,血液流动增快,散热功能加强,加速散热。又由于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外界的急剧变化,这时,凉风吹来,失去平衡,就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如果抵抗力低或治疗不及时,便可发展成气管炎,肺炎等。
所以孙主任提醒市民: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度势添加衣物,一天出门换2套衣服,早晚多家一件风衣,尤其要注意孩子的衣物添减更应及时。
口干舌燥干咳是“秋燥”
记者正巧遇到带孩子前来看病的市民张女士。张女士告诉记者,进入秋季以来,他一直很注意孩子衣物的增减,早晚都会特别注意。然而最近,却发现孩子常常喊着自己口干、喉咙疼,后来还发现鼻子边上更出现了白色的蜕皮,有时候甚至还会流鼻血。细心的张女士还发现,除此之外,女儿最近的大便也很干,常常干咳。
孙主任告诉记者,天气冷暖的变化,会引起感冒等上呼吸道问题。除此之外,因为入秋之后,秋高气爽,雨水也渐少,因而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再加上蒸发速度加快,外界的气候也逐渐变得干燥起来,不少市民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的症状。同时,由于儿童的肌肤薄弱,其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极其娇嫩,再加上他们呼吸频率快,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通过皮肤、肺以及肾脏丢失的水分会更多。因此,比起成人来,儿童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更容易发生病症。如果饮食调理不当,就更易出现“秋燥症”。
儿童烂口角也是“秋燥”
不少孩子“秋燥”会表现为嘴角两边溃烂,医学上称之为“口角炎”。这大多是因为身体缺乏维生素B2的缘故。“烂嘴角”的预防应该从调整饮食,注意面部清洁卫生和滋润保健入手,平时多食蔬菜,吃完东西注意面部卫生,干燥及时涂滋润霜等。若已发生口角炎并干裂出血,则应先用温热水或盐水洗净,待稍干燥后,再抹上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眼药膏等。结痂后,不要强行撕掉干痂,应让其自愈后脱落。同时可服用维生素B2、维生素C,外敷药可用金霉素软膏等。
对于“秋燥”的防治,孙主任表示,其实只要多加预防,并不可怕。预防秋燥症饮食以清淡为主、平时应该少吃过油、过甜、过辣、过咸等口味重的东西,多吃些湿润的东西,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也应该注意搭配饮食。除了饮食的注意外,还应该多做些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赶走“秋燥”8大法宝
另外,孙主任还给记者总结了赶走“秋燥”的8大法宝:
1.保证孩子生活规律,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懒觉。
2.可适当采取一些增湿措施,比如在房间里放置一些植物、悬挂湿毛巾或安装加湿器,也可以在卧室内放一盆水或者在地面上适当洒些水。注意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稳定孩子的情绪,避免因躁动或哭闹等不稳定情绪而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口舌干燥。
4.采取少量多次饮用的方式,让孩子适当多喝水。白开水是最佳选择,也可适当多饮淡茶、豆浆、牛奶等饮品;还可让孩子多吃一些水分含量多的蔬果,如生萝卜、梨、葡萄、番茄、香蕉、百合等等;要尽量少吃过咸、过甜以及烧烤类食品,以免导致阴津进一步耗竭,徒生内热内燥。
5.饮食清淡,适当地多吃些粗粮杂豆,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等,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油炸食物等。
6.秋燥综合征初期的孩子,可用桑叶、菊花各6克,加芦根、梨皮各15克,煎水服用。
7.有咽干疼痛、口唇裂开的孩子可用红萝卜加上荸荠、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适当多放水,煎煮约3小时后饮用,一般饮用后,口唇能恢复滋润光泽,咽干症状会减轻。
8.燥咳、排痰不利的孩子,可饮用荸荠雪梨汁,做法:取荸荠250克,白糖250克,雪梨一只;将荸荠洗净,去皮,切成长薄片,梨洗净,去皮、核,切成长薄片,一同用洁净纱布绞挤成汁液,将汁液用凉开水稀释,加白糖,拌匀即成,可清热化痰。
(责任编辑:骆丽萍)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环城西路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修水县鹦鹉街21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建设路中段139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环城西路21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贵州省贵阳南明区博爱路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