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养生误区

透视健身风背后多重误区

举报/反馈
2010-08-18 05:21:0039健康网社区

  “你健身了吗?”这是时下不少都市人见面的问候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健身锻炼成了人们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和休闲方式。然而,在形形色色的健身潮背后,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相关的规范引导,“健身”变“损身”的事时有发生。

  随意健身后果“很严重”

  家住合肥包河区风和园小区的张大爷很是郁闷,本想坚持长跑将身体锻炼得好一点,却没有想到锻炼的结果糖尿病越来越严重。

  在日前于合肥召开的全民健身科学大会上,张大爷在接受大会开展的免费国民体质检测时终于弄明白了究竟。原来,每项运动所需要付出的运动量不尽相同,对应的身体状况也有所不同。

  对于像张大爷这样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而言,只能参加有的中等强度以下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健身操等,长跑并不适合他。

  “不懂科学锻炼的后果很严重。”张大爷感叹道。他介绍,他们小区的老人们,参与的社区健身活动,全是自愿为主,对哪些项目感兴趣就参加哪些项目,并不懂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

  与张大爷类似,家住合肥政务新区的刘女士健身同样变成了“损身”。因工作原因,刘女士只能安排中午时间参加健身。每周工作日的上午一下班,她便空腹去健身会所,午饭总在下午上班前才开始吃。结果,半年下来,本想减肥塑身的刘女士体重反而增加了4公斤。

  为此,刘女士特意来到全民健身科学大会上寻求帮助。接待的专家指出,刘女士之所以越减越肥主要是因为方法不对。原来健身之后最忌贪吃,因为运动以后人体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多吃是很容易长肉的。最好的办法是在办公室里备点零食,在运动前一个小时左右吃点水果、全麦面包,喝点运动饮料,以补充运动中要消耗的糖类。等运动后,回到办公室再适当吃点就可以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张大爷、刘女士这样不懂科学健身的人并不在少数。在本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上,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前来接受免费国民体质检测的市民,结果有近七成市民不知道自己最适合何种运动,选择健身运动方式时“随心所欲”。

  健身误区源自不懂科学

  采访中,有关专家表示,没有科学指导,就谈不上运动健身。目前在我国百姓健身中存在着健身随意性大、健身效果不明显、健身伤害时有发生等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不懂健身科学,把健身简单等同于运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处长安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城乡居民参加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的方法、手段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亟待提高。健身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些竞技运动和时髦的健身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参与。

  如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究竟什么是“有氧运动”,多数人却不能说得清,有人甚至直观地认为有氧运动就是在氧气充足的环境里运动。其实,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75%,就可认定是在进行有氧运动。

  此外,对于健身锻炼的效果也并不是越累锻炼效果就越好。因为过高的运动负荷会损害健康,过低的运动负荷会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只有选择适宜的负荷强度才能成为获得健康的有力保证。

  对一般人而言,运动时保持“有氧”的状态是:微汗即止,不可大汗淋漓。而要达到增强耐力的锻炼效果,有氧运动的最低要求是,每天累计锻炼时间30分钟,每周运动三次。

  此外,运动产生的疲劳是否能在第二天消除,也是衡量是不是有氧运动的一个标准:运动后都会疲劳,但如果第二天即能恢复,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疲劳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则说明运动过量了,已超出有氧运动的范围。

  全民健身亟待加强科学引导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来,健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这项事业的深入推进,如何推动全民科学健身已经成为摆在群众和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专家认为,实现科学健身,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密切配合。

  天津体育学院肖林鹏教授表示,全民科学健身首先要建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他指出,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适度、持之以恒方能奏效。因此,每个人必须学会科学健身,无论是散步、打太极拳、打球、游泳、登山或是去健身房,都要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锻炼。

  其次政府要大力推动。一方面,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红伟认为,健康是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促进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全社会树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坚持全民健康体质监测等实实在在的制度措施,提高全民科学健身的意识,推动科学健身的发展。专家指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授科学健身技能和组织广大群众健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我国全民健身的实际情况,只有当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基本上接近千分之五的比例,才能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针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仍然严重不足现状,专家建议,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任务。同时,鼓励并支持对健身锻炼的爱好者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参与全民健身的指导工作,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

(实习编辑:刘秀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