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路怒症”困扰都市有车族

  你患上“路怒症”了吗?你驾车时是否因道路拥堵、天气不好而感到情绪压抑、心情烦躁?你驾车时是否因出行不顺而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你可能患上了“路怒症”。

  因此,建议你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以排解压力。专家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应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并积极疏导拥堵的交通,以便预防“路怒症”的增多和恶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路怒症”成都市有车族的常见病在云南省一家媒体工作的林宇是一名典型“路怒症”患者。

  平日里,他文质彬彬,说话做事很有分寸,人缘极好。只要开上车,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他对记者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到了车上心里就发闷。特别是劳累了一天后,又遇到下班高峰堵车,我就非常烦躁。遇上别人插队,我更怒不可遏,常常需要通过骂人来发泄。

  一次,一名行人乱闯红灯,我差点撞到他,他却直瞪我,导致我完全失控,与他吵了差不多20分钟。”记者采访了解到,开车出现类似状况的车主多不胜数。近年来,随着都市有车族队伍不断壮大,城市道路拥挤状况日益严重,车主们在享受驾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拥堵的煎熬。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车主患上了“路怒症”。“路怒症”危害有车族健康美联社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说,“路怒症”属于心理学上的“阵发型暴怒障碍”。

  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科医院院长、精神科主任余继祥分析说,“阵发型暴怒障碍”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产生暴怒情绪,并可能导致敌意、攻击性、暴力性的行为。

  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满堂指出,车主在“路怒症”的左右下,可能出现不遵守交规、敌视其他车辆的驾驶行为,将严重恶化道路交通状况;车主在压抑、烦躁的情绪控制下,可能出现感觉和知觉被封闭的情况,如只看前不看后,听不见其他车辆鸣笛,将刹车错踩成油门等,也会造成很大的交通事故隐患。此外,带有不良情绪驾车还会引发生理疾病,比如出租车司机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一般人的两倍。

  在汽车时代,“路怒症”已成为一个世界通病。据其他媒体报道,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约有1600万人。在我国,患有此病的人越来越多。2006年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为44.4%。“路怒症”已成为继噪声性耳聋、视力疲劳综合征、颈椎病之后的又一种常见汽车综合征。

  三管齐下治疗“路怒症”专家认为,要治疗都市有车族日渐严重的“路怒症”,需要从心理治疗、提高行车素养和疏导公共交通等方面着手。云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科医院院长余继祥建议,车主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情绪激动时不宜驾车,那些敏感且易情绪化的人更要注意驾车时的心理感受。要经常自我省察,若发现自己连续几周有严重的情绪失控、食欲不振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平时也要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排解和释放紧张情绪,比如爬山、打球、唱歌、跳舞、游泳等都十分有效。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英国、芬兰、韩国等国每年都会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评,合格者方准上路,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同时,车主应提升行车素养,形成礼让驾车、错峰意识等文明行车习惯。

  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满堂建议,车主可提早出行,留足行车时间,有意识地放慢行车速度,从容行车。驾校在培训学员时可考虑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健康的“驾驶观”。昆明市第七机动车安全检测站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我国私家车增长速度过快,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跟进速度不够,造成汽车数量超过道路负载,从而引发了“路怒症”等现代都市病。

  因此,大力发展包括公交、地铁、轻轨以及班车等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将是有效减轻城市车辆负载、改善城市交通面貌、缓解有车族“路怒症”的重要举措。

(实习编辑:邓惠红)

2010-08-15 00:00:00浏览1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