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可诱发脑中风药物

  ⑴可诱发脑血栓的药物:

  ①降压药:是引起药物性脑中风的最常见的药物。我们知道,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是依靠血压来维持的,血压过低会引起供应脑组织的血流变慢,容易引起脑血栓。老年人高血压常伴有脑动脉硬化,脑血管阻力增大,要维持脑组织正常的血流量,需要相对高一点的血压。

  若老年人降压心切,应用大剂量降压药或多种降压药同时服用,会引起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使供应大脑的血液流速减慢,流量减少,从而形成缺血性脑中风。若在睡前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则更容易诱发脑中风。这是由于人在睡眠状态下,机体各器官功能活动减慢,血压相对降低,在大剂量降压药作用下,血压会下降的更低,使血流明显减慢,很易形成血栓而发生中风。

  ②利尿剂:有些浮肿的老年人,由于血液中水份渗到周围组织中去了,血液相对浓缩,粘稠度增大,并且有效循环血量也减少,这种情况应用利尿剂,利尿效果多不够理想,但若随意加大用量或静脉应用强利尿剂,强行大量脱水,就会使血液更加浓缩,血流明显缓慢,进而形成脑血栓。

  ③止血剂:如止血敏、安络血等大剂量应用,均可使血液凝固性增强,血流速度减慢,有利于形成血栓而引起脑卒中。

  ④镇静剂:大剂量的镇静剂如安定、冬眠灵等,均可显著地抑制大脑皮层,扩张血管,使血压明显下降,故可诱发脑血栓形成。 ⑵可诱发脑出血的药物: 有些老年人为预防冠心病、脑血栓形成的发生,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华法令等,合理应用的确能够降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然而用药过量可导致颅内出血,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国外资料显示,口服常规剂量的抗凝药物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7~10倍。老年人动脉硬化明显,抗凝治疗中更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因此,对于老年病人,尤其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应慎用抗凝治疗。

(实习编辑:邓惠红)

2010-08-04 00:00: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