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好的静脉输液液体,一般能放置24小时,但一般建议不要超过7天。临床上在静脉输液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通常情况下,如果未能在24小时内完成液体输注,在输液期间液体将会出现剩余,此时不能发挥相应的药效,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配好的液体应及时进行输注。在常规治疗当中,液体输注完成后,剩余的液体在患者体内会持续产生作用。一般在输注液体时,会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剩余液体的输注,以避免剩余药物对机体产生过多的影响。如果剩余的药物不能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超过这个时间段,剩余的药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甚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如果剩余的液体超过7天,剩余的药物可能会发生变质,若患者使用变质的药物后,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建议配好的液体在4小时内及时输注完成,避免剩余的药物超过7天,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输注。在输液过程中,若发现液体输注完毕后,需要将剩余的药物进行妥善的保管,以避免药物的剩余。此外,若药物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剩余,建议及时更换新的液体进行输注,以避免药物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