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无规则有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慢性肺部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也可能与饮酒、情绪激动、手术、麻醉、电解质紊乱等有关。
1、高血压:高血压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当血压过高时,可通过压力超负荷、兴奋心脏增强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机制引起心房颤动;
2、冠心病:冠心病是房颤的重要原因,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可诱发和加重房颤,并促发心衰,导致心肌细胞电重构,进而加速房颤的发生;
3、心肌病:心肌病患者可出现房颤,可能由于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钾离子水平改变,使得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受到抑制,引发房颤;
4、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可加重左心房负荷,进而导致左心房内压力上升,当左心房内的压力超过左心房内的压力时,就容易诱发房颤;
5、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可导致患者神经体液内分泌功能紊乱、心脏重塑及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进而可诱发房颤;
6、饮酒、情绪激动:当饮酒或情绪激动时,可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房颤等症状。
此外,如外科手术、麻醉、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低氧血症、严重的心力衰竭等,也均可诱发房颤。房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积极治疗,应迅速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同时控制心室率以及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用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病例:孕妇应认识早产的征候,如有未满孕周“见红”并伴有规律宫缩(规律性的下腹痛)、腰背酸痛、阴道有温水样东西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判断孕妇是否先兆早产,并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或使早产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尽量保证孕妇及腹中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