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调查报告

维生素市场回暖

举报/反馈
2010-07-0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2010年3月27日,浙江医药公布2009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增长11.24%;利润14.22亿元,同比增长26.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增长24.79%。

  公告还称,公司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维生索E市场复苏。 窥斑见豹,2010年一季度,阳春三月,维生索市场整体随之回暖。市场出现奇迹 时间倒流至2009年4月1日,一条关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类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的公告,无形中显现出当时维生索E的销售态势。

  自2008年10月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衰退的影响,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类产品国内外销售价格和数量均明显下降,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纵观2009年初各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VE:价格较2008年10月下降25%左右,月销量维持在正常的1/3左右,但有望逐步回升。

  VA:价格较2008年10月下降50%左右,销量大幅下降。 VH:价格较2008年10月下降60%左右,销量大幅下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VA、VH的价格走势、销售数量不容乐观。公司预期这种情况将对2009年全年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为吸引更多市场投资,面对上遮不利形势,一方面,浙江医药进一步优化营销策略,巩固现有客户群.维护相应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坚持技术进步,不断进行工艺改进.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提高产品各项技经指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旨在化“危”为“机”,以较好的经营业绩回报了广大投资者。

  一年后,2010年3月27日,公司发布2009年年报,浙江医药净利润飙至12个亿,并称利润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维生索E市场复苏等。 一石激起干层浪。业内开始密切关注维生素市场变化,讨论维生素E市场的复苏情形。

  华创证券分析师指出,浙江医药2009年净赚12亿元,实现每股收益2.7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2.75元,超出市场预期。2009年S月后VE价格回复和上涨。合成VE销售收入超过22亿元,增长超过l5%,而营业成本为9.25亿元,同比增长15.67%。显示VE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VE在3月12日的报价在170元/公斤左右,而这个价格相对于2009年来说已经上涨了20元左右。在今年年初,VE市场价格在155~160元/公斤之间徘徊,然而直到2月底,VE的价格都因为需求的疲软而继续走低,不过从3月份开始这种走势将有所改变。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近期VE价格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2月底时,新和成爆燃事故的发生使得浙江医药、BASF和新和成相继暂停对VE的报价,这已经为vE恢复报价后价格看涨做好了铺垫:其次是BASF(巴斯夫)将于3月全面停产检修V E生产线,它的停产检修将使VE价格看涨的气氛更加浓厚。

  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涂羚波认为,浙江医药通过整合销售资源,减少了中间环节,努力维护和巩固终端核心客户,使主导产品VE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

  维生素市场整体复苏 “整个医药行业中,维生素原料药这个子行业最受关注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转而关注那些在新医改中可能更受益的医院用药和普药了。”这是光大证券研究员张美云2008年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在她的关注研究中看来,当时维生索最风光的时期已经过去。

  然而,浙江医药2009年净利飙至12亿,得益于维生索E市场的复苏,这一维生素市场态势,把维生索重新推向最风光的舞台。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维生索E市场及维生素市场复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环保限制了产能。

  2008年,我国出台了《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在标准中明确规定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停产,而企业在治污方面可能将投入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对于拿不出这比资金的企业只能停产,供给减少使维生素市场开始复苏。 其次是淡季停产检修。夏季一般来说是维生素企业的常规检修时期,这样也减少了市场供给,促进了维生素市场逐渐复苏。

  维生素类行业集中度较高,我国维生素类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以下7家,其中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主要以生产VC为主,新和成、浙江医药和西南合成以生产VA和VE为主,鑫富药业以VB5为主,广济药业以VB2为主,各大公司的主打产品收入都在20%以上,并且占据着全球市场超过30%的市场份额。

  鉴于浙江医药业绩超预期,涂羚波认为,VE高景气度还将持续。 根据中国民族证券分析报告显示,VE高毛利格局持续,VA、VD3值得期待。

  ①维生素E:2009年占公司销售额52.8%的VE产品实现收入22.08亿元,同比增加15%.毛利率58.1%。VE收入下半年相比上半年大增50.1%,毛利率也上升5.7个百分点,VE全球产能格局2010年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下游需求相比2009年还将好转,VE高景气度将持续:

  ②维生索A:公司第二大产品VA2009年实现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16.2%,毛利率28.2%。2009年下半年收入相比上半年增长35.7%,毛利率提升3.7个百分点。随着北美奶牛行业复苏.VA价格2010年有较大上涨空间,值得期待:

  ③来立信(左氧氟沙星):2009年收入增长15.I%,达到1.2I亿元,毛利率48.2%,公司制剂业务的壮大将有效稳定业绩波动,同时也将拉升估值水平;

  ④vii、VD3:公司VH收入1.5亿元,因价格处于底部,因此VH贡献毛利很少,而VD3今年以来价格高企(成交价300元/kg,毛利率高达80%),公司每月有40吨产量,2010年会有不错的业绩体现。

  目前全球对维生素等营养原料的需求预计将以每年6.2%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18亿美元。产品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其中饲料级占到49%,营养类占22%,食品为17%,化妆品类占11%,医药级占1%。

  如今的风光是从历史的伤痛中闯出来的。2003年袭击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非典”,它的出现与被控制,以及东南亚国家禽流感全球迅速蔓延,使得整个社会开始高度关注维生素领域的医学进展。

  市场的需求是最好的市场,这一无法预期的市场病变使得维生素系列产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凸现了它的重要性。大量的医药公司和相关的医药研究机构都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到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研发上,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都在短时间内也提出了自己的相关成熟与不成熟的药物。

  当前,中国维生素生产企业已经在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在世界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无论是大品种还是小品种,都快速地走上了大发展之路。

  日前,日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李伟志在其研究报告《三年轮回2010年关注小品种维生素的投资机会》中指出,从价格变化趋势来看,维生素A和E价格今年下半年开始上涨,但短期受到供需关系影响,预计未来三个月会保持平稳;而维生索c今年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目前供需严重失衡,未来可能会出现价格下降趋势;

  维生索B2和维生素B5今年一直在底部运行,价格变化不大,但是今年三四季度下游需求开始明显回暖,两个产品今年销量几乎达到2007年的数值,预计产品价格未来有上涨的预期。

  而从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掌握的数据来看,4月初,国产维生素A开场价格在145~150元/公斤左右;维生素C市场价格在145~150元/公斤左右;维生素B1价格在140元/公斤徘徊;维生素B2价格则在125~130元/公斤左右;在维生素E市场方面则呈现出一个购销稳定的局面,国内报价在165~170元/公斤左右。

  在维生素的出口方面,由于从4月份开始将进入维生素行业的旺季,因此外销价格有可能将略微上涨。 中投顾问研究员郭凡礼表示,维生素E年前跌价,市场清淡,各生产企业利润也大幅降低,而如今各生产企业从维生素市场获得高利,反映了近期维生素市场进入到一个价格上扬、需求走高、逐渐旺盛的态势。 伴随着维生索产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我国维生索类产品在出口方面的佳绩也备受瞩目。

  中国医保商会万宁首先集中对维生素行业的出口方面行情做了总结。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占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的6.29%,占我国西药原料出口总额的12.5%。从两大支柱产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来看,其占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额的65%。

  爱建证券分析师田垒称,依照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VE的出口额锐减,平均出口量为1 466吨,出口均价维持在180元左右。而从目前公布的今年1月份的出口数据看,预计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将在3.25吨左右。预计浙江医药第一季度业绩将增长200%左右。

  较大可能继续上涨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被称为“万年产品”,因为它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元素,不会被替代,需求长期稳定。同时,维生素许多新的功能和应用被不断发现,新品种也不断增加。从长期看,维生素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从日信证券研究数据来看,2008-2010年国外泛酸钙年均增长率将持续在7~8%,到2010年国外泛酸钙的消费量将达1.45万吨,这样全球泛酸钙或维生素B5总需求量大约为1.8万吨左右,是所有维生素产品类别中增速较快的产品之一。

  据了解,D一泛酸钙在下游需求中有大约75%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约25%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1995年以前我国D一泛酸钙的消费量小,年消费量不超过100吨。

  1995年以后我国D-泛酸钙消费量增加很快,2001年消费量达1 400吨,2006年达2 150吨,2001—2007年间我国泛酸钙年均增长率约11%。预计2008.2010年我国泛酸钙年均增长率将持续9.5%左右,到2010年我国泛酸钙的消费量将达到3 150吨。

  2001—2007年间国外泛酸钙年均增长率约8%。 李伟志指出,从出口数量来看,2009年前10个月的出口数量已经超过5 400吨,甚至超过2007年的5 000吨左右的出口量,这表明今年尤其是三四季度的时候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并认为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如果不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D一泛酸钙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未来随着市场供应的变化,D-泛酸钙的价格将会逐步回升。

  鑫富药业是目前二级市场上唯一生产D-泛酸钙的企业,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3亿和3 203万元,同比下降27.5%和53.6%。 根据日信证券调研的情况,目前产品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继续下降的概率非常小(二季度公司产品销量持续回升),明年恢复性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记者从日信证券了解到,鑫富药业今年完成增发并投资PBS项目,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简称PBS),是目前众多生物降解材料中综合性能佳、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的全生物降解合成高分子,在市场方面,海外市场新型降解材料应用非常广泛。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可降解材料的产业规模将达到整个塑料制品市场份额的10%左右,形成数百万吨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超过50亿美元:同时,我国对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的需求巨大,在我国包装行业、农林业、日用品行业、医疗卫生行业都有应用。

  公司此次增发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 从长远来看,鑫富药业产品虽然属于小类别的维生素产品,但李伟志认为,如果明年随着下游养殖业的需求复苏以及全球经济的持续回暧,D-泛酸钙价格有望结束长时间的低位棋盘整理,价格提升可以期待。 我国作为世界维生素产品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球极少数能够生产维生素全部品种的国家之一,维生素行业的发展并不成熟。业内有这样一说法,“西方国家保健品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从整个维生素行业来看,外国人已经把维生素市场这碗饭煮熟,而中国呈现的是半生不熟。针对这一现象,郭凡礼说,西方国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对于个人的养生保健十分看中,因此对于维生素的消费能力比较强,由于欧美国家是维生素的消费大国,而我国又是全球维生素的主要生产国,对于西方国家需要的产品我国是主要的供应商,因为维生素产品的联动性比较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直言不讳,维生素E市场复苏预示着整个维生素行业都将出现价格回升、需求增长的市场信息。维生素E市场复苏将产生两个影响。首先维生素E市场复苏将导致维生素E的价格升高:其次,维生素E市场复苏将对维生素的主要生产企业如浙江医药和新合成的业绩有积极影响。

  同时,郭凡礼对维生素行业的发展前景分别从长、短期角度做出分析。 从短期来看,四、五月是维生素的需求旺季,在维生素原料药中,除了VC外,VA、VE等一般大多用做家禽和畜牧所吃的饲料添加剂和动物生长促进剂,这些方面大大增强了对维生素需求的上升,随着需求逐步好转,维生索价格继续上涨存在较大可能。

  从长期来看,随着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增长以及监管的进一步严格,未来我国维生素行业将向4个方面发展,即“大品牌、高品质、专业化、细分化”的方向迈进,而我国维生素行业也将形成以这4个方向为主的新市场格局。

  郭凡礼最后补充,对于维生素行业发展这一块的政策来说,主要有两个利好。首先是2007年,发改委发布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明确提出将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划入限制外商投资的范畴。

  由于我国维生素产品近七成都用于对外出口,因此限制外商投资将使得我国企业对于维生素价格更加具有发言权。

  其次是2008年,《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中明确提出对于未能达标的维生素生产企业可以停产,极大的资金压力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企业停产,生产减少,价格自然会上涨。除此之外,200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以及2009年的《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都对我国维生素市场有利好的影响。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