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游泳牢记禁忌事项

  炎热的夏天,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消除夏日暑热,增添了生活情趣。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一时痛快而忽略了安全健康。

  ●游泳前后的必做事项不能少

  下水前必须做热身运动。在岸上做弯腰、压腿、摆手等以伸展四肢的舒缓运动,可增加肌肉的协调性,有利于防止游泳时发生抽筋和减少下水后遭遇意外事件的可能。

  还有,下水前要穿上游泳衣、戴上游泳帽和游泳镜,耳朵易进水者需戴上耳塞;初学游泳者,儿童,体弱的中老年人,应带上游泳圈。

  游泳后,立即用软质干浴巾擦净身上水垢,轻轻擤出鼻腔分泌物。如在游泳池游泳,最好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药水。穿好衣服之后,需活动按摩肢体,做几节放松体操,然后在树荫或遮阳伞下小憩15-20分钟,既避免了肌群僵化又能消除疲劳

  ●六种情况忌游泳

  一、空腹、饭后忌游泳。若在空腹饥饿时下水游泳,由于体内血糖较低,不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能量,加上身体消耗能量较多,又无法及时补充,易引起低血糖,出现头昏心慌乏力等症状,甚至发生虚脱而导致溺水等意外险情。饭后饱腹时游泳,不仅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腹痛等现象。因此,空腹不游泳,饭后要休息30分钟至一小时后再下水游泳。

  二、酒后忌游泳。喝酒后会大量消耗人体内储备的葡萄糖,酒精还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易出现低血糖。尤其是酒精会干扰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头脑昏沉而影响对水中情况的判断能力,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发生游泳意外的机会,应引以为戒。

  三、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忌游泳。有人在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常带一身大汗就跳进池塘或河水中游泳,求得一时痛快。殊不知,劳动或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多,体温升高,皮肤汗腺及皮下血管扩张,如果猛然跳进河流凉水中,热身子受到冷的刺激后,皮下血管会急剧收缩,汗孔闭塞,极易引发感冒、急性关节痛等病,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所以,要休息半小时后等汗落下来再去游泳。

  四、月经期间忌游泳。女子在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若是去游泳,受冷水刺激,易导致闭经痛经。病菌还会引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五、患有某些疾病者忌游泳。严重冠心病、药物难于控制的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较严重心律失常癫痫、急性眼结膜炎、有开放性伤口及各种传染病等患者,请不要游泳。

  六、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夏日外出旅行,对天然水域周遭环境和水下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下切忌贸然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游泳,防病为第一要务

  防红眼病。6-7月份是发病高峰,而公共游泳池是传播红眼病最多的地方。因此,到了公共泳池,应加强自我防护,注意戴上游泳镜,不要和他人共用浴品,游泳时不要用手揉眼睛。

  防中耳炎。到公共泳池或坑塘游泳,若不慎耳朵进水,易诱发急性中耳炎。因此,一定要护好耳朵,防止污水进耳。一旦耳朵进水,上岸后可采取单足跳跃法,头歪向进水一侧,单足跳跃十几下,促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防晒伤。许多人喜欢到江河湖海等水域游泳,长时间暴晒会引起急性日光性皮炎,皮肤火辣辣地刺痛。为防止晒伤,不要在太阳猛烈的上午11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去游泳,宜选择清晨和傍晚。

(实习编辑:刘秀琳)

2010-07-03 00:00:00浏览8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