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健康问答

儿童与食物过敏

举报/反馈
2010-06-2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可能有人会觉得,吃东西还能过敏,有点危言耸听了吧。其实不然,下面这几个孩子的病就与食物有密切的关系。

  小艳子是一个特别招人喜欢的小姑娘,可这孩子有点特别。她不能喝牛奶,一点儿也不能喝。上次李阿姨给她买了一只冰淇淋,没想到她刚吃了几口就开始哮喘。过了一会儿,身上还起了不少的皮疹。

  另一个孩子叫小勇。他从小就不能吃鸡蛋。有一次,他偶然喝了一点鸡蛋汤,结果大病了一场,去医院住了两周才治愈。此后,家里人再也不敢让他吃鸡蛋或含有鸡蛋成分的食品了。

  小山居住在一个小山城。这一年,爸爸带他去姑姑家,那是一个临海的城市。看到浩瀚的大海,小山特别高兴,姑姑请他和爸爸吃了许多他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海产品。没想到。吃完海产品的第二天。小山就病了。去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小山对海产品过敏。

  食物过敏,又称为食物变态反应,是指人的身体对摄入的食物蛋白质产生的一种有害的免疫反应。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儿童食物过敏很少见。但是调查发现,食物过敏是婴儿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为6%~8%。  儿童食物过敏一般分为食物耐受形成和持续食物过敏(或敏感)并发其它过敏性疾病。

  食物耐受是指在进食常量引起过敏的食物后。不再有任何临床症状出现,也就是说,过敏症状并不是终生的,当过敏儿童对食物产生耐受之后,也就不再出现不适症状了。而持续性食物过敏或敏感是指食物过敏患儿对食物变应原敏感的持续时间超过了1年。

  儿童经常对哪些食物过敏?   导致儿童出现过敏的食物很多,以牛奶为例。婴儿对牛奶的过敏发病率约为2%~3%,在3岁时。患儿中约有25%的人仍对牛奶过敏,35%发生其他食物过敏,到10岁时仍有25%对其他食物如花生、坚果、鱼虾等过敏。婴儿期对牛奶过敏的预后比较好,其耐受率1岁时是45%~50%,2岁60%~75%,3岁85%~90%。

  学龄前儿童对鸡蛋过敏的发病率为1%~2%。调查研究表明。约有三分之二的鸡蛋过敏患儿能在7岁之前获得耐受。对鸡蛋过敏的患儿,从第一次症状出现到耐受出现的平均时间是35个月,耐受率在第一年为16%,第二年28%,第三年52%,第四年57%,第五年66%。

  花生、瓜子、杏仁、核桃、芝麻营养丰富,是人们喜欢食用的食品。然而,调查与研究表明。90%以上的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引起死亡的病例是由于吃了花生、芝麻等坚果造成的。20%的芝麻过敏患儿在学龄前形成了耐受。学者们发现,约20%的花生和10%的坚果过敏患儿能获得耐受,但耐受的患儿中大约有8%会出现反复。

  在儿童中,对海产品过敏的人数相对成年人来说要少一些。在美国,此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是0.6%。在西班牙,所有儿童食物过敏者中,鱼虾、扇贝等的过敏共占23%,并常发生交叉反应,导致敏感或过敏的持续时间延长。与牛奶和鸡蛋的过敏不同,鱼虾的过敏更可能发生持续终生的情况。

  研究表明。食物耐受的形成时间中,鸡蛋长于牛奶,大豆、鱼虾和花生长于鸡蛋。其原因可能与食物的变应原的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抗原质量大小、抗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即使是同类食物,耐受形成的早晚也不同,例如鳕鱼、鲑鱼、鲭鱼等鱼种拥有最强的交叉反应变应原,不易获得耐受。而鲭鱼、鲔鱼、鲆鱼和大比目鱼拥有最少的交叉反应变应原,容易形成耐受。

  医生们发现,食入食物后的临床过敏症状越严重,耐受的形成就越晚。食物过敏确诊的年龄过晚,患儿长期进食变应原食物及未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等,均可导致过敏症状的反复发生。

  持续进食大量牛奶的婴儿期牛奶过敏患儿,到10岁仍有55%不能获得耐受。食物过敏发生的早晚也决定食物过敏的不同预后。过敏年龄越早,越不容易获得耐受,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导致的免疫过度失衡有关。

  另外。持续性食物过敏是导致其它食物过敏发生的危险因素。鸡蛋的致敏能力强于牛奶。对其它食物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所以,持续性鸡蛋敏感者发生其它食物过敏的危险性更高。早期对持续性食物过敏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减少与可导致其过敏食物的接触,不食用此类食品,可有效地减少食物过敏的发生。  食物过敏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食物过敏者常出现皮肤发痒、红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而且,还会诱发急性呼吸道反应,尤其是哮喘反应可导致死亡。诱发呼吸道过敏反应的最常见食物有鸡蛋、花生、牛奶、坚果、大豆和鱼虾。其中,鸡蛋、牛奶、花生导致的过敏占80%。研究表明,婴儿期牛奶过敏的患儿在3岁时有28%对吸入性过敏物敏感,10岁时有41%形成哮喘,有31%发生变应性鼻炎

  婴儿期发生食物过敏在后期可以导致呼吸道过敏疾病的发生。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发作机制与多数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是一致的,食物诱导的高敏反应可增加气道高反应性,加重上下呼吸道的阻塞。

  动物实验证实,早期对食物变应原的敏感将使后期对吸人性变应原的敏感性增强,食物敏感发生得越早,对再次吸入性变应原暴露的应答越强烈,可导致哮喘发生。

  调查发现,持续性食物过敏患儿发生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危险性分别是暂时性食物过敏患儿的3.4倍和5.5倍。这主要是因为持续的食物敏感增强了对其它食物变应原的敏感,增强了对吸入性变应原的敏感和持续的免疫应答,导致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生。所以,严格控制患儿不再食入过敏食物是预防疾病发生和病情加重的有效措施。

  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并增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日本学者对200例特应性皮炎进行对比调查研究时发现,90.5%的患儿发生了食物过敏,其中,对鸡蛋过敏人数占83.5%,牛奶占51.5%,大豆占33.5%,小麦占20.0%,米饭占2.5%。学者们还发现,对鸡蛋和牛奶都敏感的患儿发生特应性皮炎最严重,严重的特应性皮炎患儿对鸡蛋和牛奶敏感也最常见,鸡蛋和牛奶过敏是特应性皮炎持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前,对食物过敏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严格避免再次食入那些导致过敏的食物。食物过敏的患儿在发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在饮食方面听从医生的指导,以减少此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危害。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