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大众保健

为啥以前骨折打石膏就行,现在就要打钢钉、打钢板?是坑钱吗

举报/反馈
2023-02-17 10:51:12

“好几万元买的,凭啥不能还给我?”

周先生十分气愤,一年多以前,因车祸而骨折,在医院做了钢板植入。当初他觉得进口的钢板、钢钉效果比国产好,于是花了好几万买了进口产品。

最近周先生去医院把钢板取了出来,想着把钢板拿回家做纪念,没想到医生说这是医疗垃圾,要销毁,不能给周先生。

周先生一听,生气极了,明明自己花了几万元买的钢板,医院有什么权利不能让病人带走呢?

会不会是医院要回收利用呢?

一般来说,骨折取出来的钢板和钢钉还真的不能带走,即使是病人身上因病变而切除的组织,病人也不能带走,这到底是什么道理?难道医院真的是坑钱的地方呢?

坑钱质疑一:为什么以前骨折打石膏就行,现在就要打钢钉、打钢板?

湘雅创伤骨科医生成亮解释,这是因为当时的科学和医学不发达,骨科医生们只能通过打石膏来给骨折处复位。但很多骨折,特别是关节内骨折,光靠打石膏等非手术治疗是无法将关节内的骨折块精确复位,一旦关节面不平整,关节便会出现疼痛和磨损。

而且打石膏除了固定骨折外,还要把骨折骨头两端的关节也固定上,直到骨折长结实后才能拆,这样不利于关节肢体功能,造成关节僵硬,还会引发肺栓塞、褥疮等并发症。另外,打石膏不属于坚强固定,患者需要频繁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调整。

而现在实际上,大部分骨折也不需要动手术。如果骨折只是部分移位,经手法复位后可维持在功能位进行愈合,例如没有太多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是不需要做手术的。

但如果是发生在关节部位(包括关节附近)的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由于对功能的要求较高,通常都需要手术治疗,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另外,传统手法难以解决的骨折,例如尺骨、髌骨和鹰嘴骨骨折,也必须要做手术。

坑钱质疑二:骨折痊愈之后为什么还要二次手术取出钢板?不取行吗?

骨折后通常需要1-2年时间来才能完全愈合,年纪越轻,骨折愈合的时间越短。一般来说,骨折手术时内固定植入的钢板,取出时间通常是在手术后1.5-3年间取出。

如果钢板在体内放置超过3年,医生通常就不建议取出了。此时钢板已与骨骼和周围组织粘连,取出手术的难度极大,如果强行取出钢板,螺丝可能会滑丝或断裂,造成手术时间大幅延长,容易发生手术创伤。

为啥骨折植入钢板后,大部分人都要取出呢?

因为对部分人来说还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首先,如果内植材料选择或者应用不当,可能会引发蚀损,导致疼痛、无菌性炎症反应。其次,部分人对金属过敏,植入钢板后可能会引发深部组织的过敏反应,出现疼痛、肿胀和植入物松动等症状;另外,坚硬的钢板也可能会使得骨质发生松变和废用性萎缩。


总的来说,植入钢板后出现钢板外露、皮肤溃烂、感染,或是顶到皮肤造成疼痛,以及儿童患者,都必须要取出;如果钢板的软组织覆盖较多,或者是髓内钉,这些情况可取可不取出;如果钢板在体内超过3年、固定位置在体内深部或者是高龄患者,则不建议取出。

坑钱质疑三:骨折取出的钢板、钢钉,病人为什么不能带回家?

之所以不能带回家,是因为所有从体内取出的内植物,国家都规定了要统一销毁,从而防止不法的商家回收这些内植物进行二次销售,以次充好或是传播传染病等。 

如果不能归还给患者,医院会不会拿取出来的钢板、钢钉卖给别的病人继续使用呢?

答案是不会!

首先,骨折所使用的钢板有着严格的管理登记。钢板上会有器械编码,其包装盒上也有相对应的编码,手术使用前护士会核对编码,对得上才能使用,而且钢板包装盒上的不干胶条码合格证也会贴在患者病历里,以供后续查阅。


另外,临床上所有的钢板都属于一次性产品,医院不会进行二次利用。这主要是因为金属疲劳问题,钢板有着固定的疲劳寿命,假如一块钢板可承受的弯折次数为1万次,首次使用时已经承受了7千次弯折,那么二次使用时再经受3千次弯折就会断掉。也就是说,再次使用的钢板基本上是无法再进行治疗的。

如何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折不仅会带来疼痛,也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时更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行动不便,甚至危害生命。那我们日常该如何预防骨折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预防骨折的小妙招。

1、补充蛋白质

知名国际期刊《临床营养》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增加25克蛋白质(相当于3-4个鸡蛋,1块牛排或鲑鱼),可以降低14%的髋部骨折风险。而且对体重过轻(BMI<18.5)的女性来说,这种保护作用更大,每天增加25克蛋白质可将她们髋部骨折的风险降低45%。

因此,建议日常应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像是肉类、鸡蛋、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都富含丰富的蛋白质。

2、适当锻炼

坚持规律的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性、敏捷性,保持大脑调节能力以及关节灵活性良好,同时也可预防骨量流失和骨质疏松,有助于减少跌伤以及骨折的风险。

日常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

3、提高防摔能力

日常要做好预防,尽量减少摔倒的发生风险。例如,家居用品要稳固,卫生间的地面要保持干燥无积水,鞋子要穿防滑性能好的,下雨下雪等天气不好时尽量不要外出,外出行走的时候要注意路面交通情况,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4、适当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助于补钙,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从而缓解钙的流失和增强骨质。因此,建议平时要经常到户外走走,适当地晒晒太阳。

骨折通常被认为是容易愈合的轻伤而被忽视,但有时它们会很严重且具有创伤性,会对健康和生活带来长期影响。因此,日常要做好预防,避免骨折,一旦骨折了应通过规范和适当的治疗,从而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资料:

[1]很多骨折不需要打石膏.生命时报,2019-07-22

[2]骨折痊愈后,钢钉钢板为什么还要取出来.家庭医生报,2021-03-18

[3]骨折治疗不规范 小心引发并发症.南方日报,2019-08-13

[4]研究称补充蛋白质可降低女性髋关节骨折风险.参考消息网,2022-12-01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