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昌江上的彩虹

  昌江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把著名瓷都景德镇市分成东西两岸。旧时的西岸,能见到一点城市气息的,仅是一个汽车站和一个人民公园。1952年,我从省城分配到景德镇工作,是乘坐木炭汽车来的,下车后从西岸再坐着小筏子渡到东岸。桥,成了昌江两岸人的期盼。

  1955年以后,为了方便交通和老百姓生活、生产,市政府在昌江上建了一座由20多条木制趸船组合、铁链连接起来的浮桥,供人车通行。

  为保障百姓人身安全,市政府专门设立浮桥管理部门,逢节假日,公安民警来维持交通。就是这样一座简易桥,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带来了喜悦和欢乐。大家都说,这是昌江上出现的第一道彩虹。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市区人口增加到10多万,地域也拓宽了。市中心开辟了主轴路(今珠山路)并向东延伸。东郊工业区初具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为民瓷厂、宇宙瓷厂相继问世;陶机、印机和军工等机械工业陆续开办,工业产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经济建设发展,与外界交流增多,在昌江上建一座公路大桥,已经是当务之急。

  当时,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困难,建桥主要依靠市里自己的力量。全市人民热情高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入建桥劳动。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居民、学生,男女老少齐上阵。我们除了单位在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大桥工地搬石头、拉板车,个个汗流浃背,仍然笑容满面。人心人力都往桥上使,终于在昌江上又架起了一道新的彩虹??昌江大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瓷都建设也开始新的飞跃。珠山路顺势向西延伸,跨越市中心区的珠山大桥在建设高潮中落成。大桥让珠山西路与新辟的瓷都大道相交,拉开了西市区建设序幕。

  邮电、供电、税务、金融、就业培训等大楼率先建成,商店、酒楼和住宅小区也在这两条路周边建起来了。新的西市区开始崭露头角。珠山大桥是昌江上第三道彩虹。

  跨越21世纪,新的西市区随着昌南大道开辟,迎宾大道、西山路、紫晶路、新平路贯通,西市区可以四通八达。这些干道的周围分布着中国陶瓷园、陶艺培训基地、财富大厦、陶瓷博物馆、体育馆、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很多大型宾馆、酒店,如紫晶宾馆、开门子大酒店、圣山酒店、金叶大酒店等,星罗棋布。

  教育、卫生网点无论规模、布局都有所增加和变化。市人大、市政府和公、检、法等重要机关,也纷纷落户西市区。新的西市区逐渐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岸老城区改造与扩展也与之同步发展。以御窑为中心,中山北路斗富弄,改建成步行街连接中华北路,初步形成古建筑群。

  以广场为中心,向南北两路展开,沃尔玛购物广场连接浙江路,酒店、茶楼和许多超市都在这里聚集。陶瓷市场、许多花园式住宅环广场周边而建。老市区繁华热闹,还是全市人民生活中心。

  东西两岸的繁荣和不断发展,对交通连接提出了新要求。瓷都大桥跨江而立,把西岸迎宾大道和东岸昌江大道连接起来了;白鹭大桥东西相接,把西岸西山路与东岸景德大道连通了。座座大桥造就了瓷都环形交通,畅通便捷。   昌江两岸防洪堤,碧草茵茵,垂柳婀娜,亭台分布在堤坡绿荫丛中,美景如画。

  入夜,桥上的灯饰各式各样,有的灯光像瀑布流动,有的像珠帘下垂,有的像珍珠串连,把大桥勾勒得雄伟壮观。加上两岸路灯,一起映入水中,昌江上缤纷灿烂,彩虹跨江,别有一个新天地。

  我与瓷都城市建设有着特殊的情缘,看到瓷都建设发展,自己作为参与者、建设者,既体会到艰辛,又分享到一份喜悦。期盼景德镇如彩虹一样永远绚丽多姿。

(实习编辑:张丽娟)

2010-05-31 00:00: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