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保健 > 大众保健

忽然全身发黄,小便黄,是什么问题在搞鬼?3种情况需要考虑

举报/反馈
2023-01-19 10:12:1239健康网

医生,救命啊,我得肝癌了!

诊室里跑进了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男子,奇怪的是,他全身显露出来的皮肤都很黄。医生急忙请男子坐下,开始问诊。

据了解,这名男子姓赵,28岁,于昨天忽然发现自己身体浑身发黄得厉害,连小便也变黄了,嘴巴发干。赵先生在网上查了一下,都说这是黄疸,还可能是肝癌导致的。

一般来说,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有乙肝的病史,但是赵先生从来都没有得过乙肝,也没有相关的家族史,更是不饮酒。医生给他开了肝脏彩超、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

怎么找也找不到病因,这就很奇怪。医生思索了一番,于是问他最近有没有吃黄色的食物,赵先生才说自己最近这段时间吃了一筐砂糖橘。医生这才明白,这是搞了一个乌龙,造成赵先生浑身皮肤发黄、小便黄的原因正是砂糖橘。

临床上把吃了橘子后尿液发黄的现象叫做高胡萝卜素血症,无需过多治疗,过几天症状就能消失,于是医生笑着和赵先生解释了一番,让他回家去了。

 

一、忽然全身发黄,小便黄,是什么问题在搞鬼?

1、饮食错误

在饮食上摄入了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橘子、芒果等,会导致血液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上升,继而在皮肤上沉淀,让整个人变成“小黄人”,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之为高胡萝卜素血症。

2、药物

短时间内服用大量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很容易会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后,会引起患者出现黄疸、无力、尿黄等症状,肝损害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关系。

3、肝胆疾病

出现异常的全身发黄症状,很可能是肝胆疾病引起,常见的有肝癌、胆囊癌等。因为肿瘤组织会压迫肝内外胆管,继而让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发生胆汁淤积。大量的胆汁会进入血液内,继而让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诱发皮肤变黄。

肝功能异常的人,除了会出现皮肤异常的黄染外,还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异常症状。

 

二、肝不好的人,上厕所可能会有这些异常

1、小便发黄

肝功能异常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大量的胆红素进入到血液内,其中有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继而会让尿液变成深黄色,即便是饮水量充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尿液臭味明显

肝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的氨元素代谢异常,在细菌作用下容易产生一些硫化物,尿液内的氨含量会增加,继而会让尿液带有明显的臭味。

3、腹泻

有一种腹泻叫做肝源性腹泻,比如肝硬化患者处于肝纤维化的晚期阶段,这类患者胆汁的分泌与排泄都会出现异常,继而容易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吸收。大量的油腻物质无法正常吸收,容易引起腹泻发生。且肝硬化容易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腹水形成,这些也容易让患者的肠道血液回流不畅,引起便秘发生。

肝脏疾病诱发的腹泻一般都不成形,每次排便的量不多,但一天可排便2~4

4、大便陶土色

出现白色如陶土一般的粪便,需要警提示罹患肝胆疾病所致。肝胆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胆汁分泌不畅,继而让大便颜色变浅、变白。

除了上述的症状以外,肝脏疾病还会引起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疲乏无力以及眼睛黄染的表现,发现身体存在这些异常后要及时就医。

肝脏疾病的发生其实存在有一定的“青睐”人群,如若你身上有这些特征的话,劝你尽早进行检查。

 

三、这几类人尤其要当心!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慢性肝病患者人数达到了4.47亿,其中肝癌患者约有41万人,而且大部分人确诊的时候就处于中晚期。身上有这些特征的人群,罹患肝癌的风险更高。

1、有肝炎的人

罹患肝癌的患者中,9成有病毒性肝炎病史。长期不对肝炎进行干预治疗,可能会逐渐演变成肝硬化、肝癌。

2、喝酒的人

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很强的肝细胞毒性,会引起肝细胞代谢紊乱,诱发酒精肝发生。酒精肝患者没有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容易演变成肝硬化、肝癌。

3、脂肪肝患者

在脂肪肝患者中,有部分会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阶段的人群就距离肝癌很近了。罹患脂肪肝后,一定要积极进行干预。

4、喜欢吃生食的人

爱吃生食的人感染肝吸虫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感染肝吸虫后,其排泄物会对肝脏带来炎症刺激。肝吸虫所带来的有毒物质,容易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肝癌就是其中之一。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增加了2~3,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身体无法很好的吸收利用脂肪酸、葡萄糖,脂蛋白的合成也会出现障碍。肝脏内容易发生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继而会诱发肝细胞出现炎症坏死。肝脏在反复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容易出现肝硬化,最终诱发肝癌。

年关将至,砂糖橘成为了很多人的“宠儿”,对于爱吃砂糖橘的人来说,要是不想变成“小黄人”,闹出笑话,一定要注意控制摄入的量。

 

四、如何健康吃砂糖橘

砂糖橘在剥皮的时候,表面的“砂”上的囊泡会破裂,继而产生醛类和萜烯类物质,散发出很强烈的清香味,增加食欲。再加上砂糖橘无渣、多汁,且个头比较小,和瓜子一样很容易让人停不下来。 

但不建议日常吃太多砂糖橘,砂糖橘吃太多,不仅仅只是皮肤变黄

郑州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晴表示,砂糖橘内含有的果酸大量进入体内容易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继而容易诱发腹泻、呕吐症状出现。且砂糖橘内的糖分不低,摄入过量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过大,还很容易会导致身体上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人每日水果摄入量保持在200~350g为宜,单吃砂糖橘的话一天也就10来个左右的量。

日常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的发黄表现,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当然,首先要排除是否是砂糖橘等食物摄入过多引起。

参考资料:

[1]《吃砂糖橘容易“上瘾”,而且吃多了可能变成“小黄人”?》.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2-01-26

[2]《晨起第一泡尿出现3个特征,暗示肝不太好,别再忽视了》.北青网.2021-03-29

[3]《【世界肝炎日】别把肝炎拖成肝癌!高危人群注意“三早”筛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21-07-28

[4]《一天炫一筐,没有一袋砂糖橘可以过夜,说的就是你吧》.郑州人民医院.2022-02-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