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清明是祭祀扫墓的日子,在这期间人们缅怀故人,抒发思念的情感。但是对于一些疾病患者来说祭祀切莫过度悲伤,以免伤害身体。
清明节我们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友,缅怀、思念、悲伤自然少不了,但专家提醒,祭祀要避免起得太早、情绪也不要过度悲伤。
别起太早:10点后祭祀较好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七科主任石蕴绮认为,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发作,祭祀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
虽然许多老年人都讲究早点去祭祀,甚至一些老年人五六点钟就到达墓地。
六点到十点正是心血管发病的危险时间,这是因为在早上儿茶酚胺的分泌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血管疾病也就因此容易发作。
建议:对于老年人来讲,最好的祭祀时间应该在十点钟以后,尽量多穿衣服,避免着凉。
心脏病人:记得带上应急药
每次清明前后,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血管疾病加重的患者就开始增多。
像前几天就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赵女士,由于父亲突然去世,赵阿姨在墓前太过悲伤,出现了剧烈的胸痛。
原来赵阿姨原本就患有心脏病,幸好家人事先准备了药,否则差点演变成心肌梗死。
这也给众多准备祭祀的市民提了个醒,过度悲伤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石蕴绮分析,人在激动的时候,心率、耗氧量、血压都会发生变化,这些都容易加重心绞痛的发作。
建议:应该准备好常用药物,例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当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烦躁、疲劳等状况时,要及时判断。对于那些有原发病的患者,家人应该及时为其服用急救药物,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心绞痛和胸疼的患者,可以为其服用硝酸甘油,具体做法是嚼碎后含在舌下,等待3~5分钟。
安抚情绪:别悲伤过度
石蕴绮表示,心肌梗死等疾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对于中青年来讲,心情抑郁、激动、悲伤也可能导致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在祭祀那天要哭个痛快,其实这样非但对情绪有影响,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这是因为一旦哭得过于悲伤,还可能会出现抽搐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医学上叫作过度换气,血管就容易发生痉挛,例如心脏血管痉挛,那么就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恶性事件。
建议:如出现上述情况,家人应该带领其离开墓地。
(实习编辑:刘秀琳)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工人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大街1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虎石台镇建设北一路50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扬州市念泗路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民营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商海南街60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阜阳市颍州区三清路501号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西环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