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结晶是一种固体形态的(自然的或人为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原子或分子被高度组织成一种被称为晶体的结构。晶体形成的一些方式是通过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那结晶是怎样形成的?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结晶.它是一个复杂的物体化学过程,不同的物质的结晶条件是不同的,有些物质的结晶的主导因素是物体过程,有些则是化学过程为主。盐和糖可以通过溶剂的散失去达到结晶,也可以通过化学交换实现结晶,普通矿物的结晶既可能是在沉积环境中进行,也可能在岩浆入侵环境中发生。结晶体的大小形态,与结晶环境的稳定程度和晶体物质供应具有对应关系。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石碱(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在实验室里为获得较大的完整晶体,常使用缓慢降低温度,减慢结晶速率的方法。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和结晶的宏观现象,但是溶液中实际上同时存在着组成物质的微粒在溶液中溶解与结晶的两种可逆的运动。通过改变温度或减少溶剂的办法,可以使某一温度下溶质微粒的结晶速率大于溶解的速率,这样溶质便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晶体的形成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类型的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也被称为盐类,如醋酸钠。第二种晶体是由无电荷的物种组成的,例如薄荷醇。晶体的形成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如:冷却、蒸发、添加第二种溶剂来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被称为反溶剂或被困的技术)、溶剂分层、升华、改变阳离子或阴离子,以及其他方法。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三级甲等 门诊部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内江市市中区临江小区南环路172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南京市广州路21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成都巿青羊区黄田坝经一路105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濮阳市玉门路7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院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上蔡村南;旧院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