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请问湿热类温病和温热类温病的区别?
1、季节,湿热证可见于一年四季,但夏秋季节是湿盛季节,易感受湿热之邪。
2、面色,病虽发热,面色多呈黄白色(非苍白色),此由湿邪犯脾,脾属阴土,主黄色。这与阳明热盛,面色正赤截然不同。
3、精神神情,湿胜犯脾,脾阳被困,故见困倦乏力。可与热盛患者兴奋躁动不安相鉴别,这一点在小儿尤其明显。小儿对发热耐受性较强,轻微发热,往往不能干扰其精神状态,而湿热或外感暑湿时,其精神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4、症状表现,湿邪或湿热之邪,多犯脾胃。湿阻中州,升降失司,易致呕恶吐泻及胀满等症,与热盛患者烦躁口渴者不同。
5、舌诊,舌象变化是辨别温热与湿热的重要环节,舌苔或腻或滑,或白或黄,是湿热的确证,或黄或燥则是热盛之确证。
脉象,湿热之证,薛生白云:“(湿热)脉无定体”,即湿热证脉象呈现多样性。此由湿与热的比例不同,以及伤阴伤阳不同之故。临床脉象多见濡滑或缓;温热之脉则多表现为洪大或滑数。
以上诸点,须加以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症状。如上所述,仅根据发热高低,不能区分温热与湿热。如将多因素综合,即能较好地将二者区分开。时逢暑天,发热而面色黄白,精神困倦,脘腹痞满,舌苔腻滑,则湿热无疑;如高热烦躁口渴,面赤气粗,舌红苔黄,脉洪滑,病属温热。遵循以上分析方法,基本能够将温热与湿热区分开,为准确辨证,还需要与下列几种类证作出鉴别。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民营
临沂市河东区赵庄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呼和浩特肛肠医院位于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育红路21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丹寨县龙泉镇建设东路1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二路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