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女儿给我买了好几箱牛奶,喝了强筋又健骨。”
一大早,老刘就在楼下向邻居们炫耀自己懂事的女儿。听完老刘的话,一群老伙计们就牛奶开启了一轮辩论。
隔壁的老林说,儿子从来不给自己买牛奶,因为有研究发现牛奶对于健康不利,经常喝牛奶会导致寿命受影响,可以说牛奶是“毒奶”。
另外一位邻居老吴说,虽然牛奶内含有很多营养,但是喝了身体吸收不进去也没用,纯粹是在浪费钱。
一群老邻居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还有人调侃老刘说,你这经常喝牛奶的人,体质好像也没有比我们好啊?可见喝牛奶强筋健骨的说法并不靠谱。
本想炫耀一番的老刘,被邻居们一言一语呛的说不出话来,然而他也不当回事,只当是他们没人给买牛奶,嫉妒自己所以说的这些话。不愿意和他们多说,自顾自的散步去了……
一、研究发现,喝牛奶会增加死亡风险?
英国期刊《BMJ》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近22万名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2年的随访,通过对比后发现每日摄入4.2份乳制品(一份约等于240ml牛奶)组相较于每日摄入0.8份乳制品的人群,增加了7%的死亡风险。
研究一出,很多人直接不看任何数据,代入牛奶会增加死亡风险。这个说法并不科学,任何不谈剂量的说法都是在“耍流氓”。我国多数人群的牛奶摄入量偏低,有些人甚至连每日200g乳制品的量未达到,更何谈产生风险的每日400g乳制品。任何食物摄入过量都会给健康带来风险,乳制品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国群众日均摄入乳制品的量在300g为宜,保持这个量的摄入不会给健康带来额外风险,无需过多担心。
二、老人经常喝牛奶与从不喝牛奶,体质上的差别大吗?
《柳叶刀》杂志的研究人员曾针对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进行过调查,研究涉及13万人,共进行了为期9.4年的随访。
研究人员发现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相比较,每日摄入2份乳制品(一份相当于244g牛奶或15g奶酪等)可让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7%、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3%、中风风险下降33%。
而对于老年人而言,经常喝牛奶可给健康带来不少的好处,具体有哪些呢?
首先,牛奶内含有的钙质含量非常丰富,进入体内后可快速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对于本身骨量下降的老年人而言,是个非常好的健骨途径;
其次,喝牛奶对于大脑健康也有一定好处,摄入较多乳制品的人群大脑内含有的谷胱甘肽含量相对较高,而该物质可帮助减少大脑的氧化损伤,可帮助延缓大脑衰老的速度;
最后,牛奶内还含有奇数链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可帮助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因此,老人经常喝牛奶有益于增强体质。
三、这样喝牛奶等于"白喝",希望你没做错
值得提醒的是,虽然牛奶内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是日常饮用也要注意喝对牛奶,如果你还在用这几个方式喝牛奶的话,建议你及时改掉。
喜欢将牛奶冰冻:牛奶在冷冻之后,其内里含有的脂肪、蛋白质会分离,乳酪素也会呈粉状凝结,进入体内后会影响牛奶内营养元素的吸收。
喝牛奶时过多摄入粗粮:粗粮内含有的维生素B、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这些物质和牛奶同食,会导致钙质的吸收受到影响,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长时间高温蒸煮牛奶:牛奶内含有的维生素C、B1、B2等,会在高温炖煮下大量流失。
牛奶与巧克力同服:巧克力内含有草酸成分,该成分会和牛奶内的钙质相结合,容易形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降低牛奶内钙质的吸收。
四、脱脂奶、高钙奶、舒化奶…牛奶到底该如何选购?
好的牛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为包装上标明“巴氏杀菌乳”或“灭菌乳”、配料表主要成分为生牛乳、营养成分表上的蛋白质含量≥2.9g/100ml。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牛奶,说明质量比较优质。
市面上售卖的牛奶有多种类型,很多人对此有点分不清,让小妙来为你解答。
脱脂奶顾名思义是指脱去脂肪的牛奶,其内里含有的脂肪含量一般≤0.5%,全脂牛奶内的脂肪含量一般可达到3.6%左右;高钙奶则是指钙含量相对高的牛奶,可达到≥120mg/100ml,普通牛奶的钙含量一般在100~120mg/100ml;舒化奶则是指不含有乳糖的牛奶,在成分、口感上和普通牛奶有一定区别,会更甜一些。
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日常选择普通牛奶即可,每日饮用量保持在300ml左右为宜。而对于老年人、产妇以及妊娠期的孕妇而言,对于钙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可以优先选择高钙奶饮用。
发育期的青少年可根据需求选择全脂奶、高血脂/高血压以及体重超标的人群,则可以选择脱脂奶饮用。另外,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日常可以喝舒化奶。
牛奶是我们日常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定要学会甄别谣言,不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黑锅”而拒绝饮用牛奶,这样做会让身体损失一个很好的营养来源。
参考资料:
[1]《研究发现,喝牛奶竟会增加死亡风险?别怪我告诉你晚了…》.科普中国.2021-06-05
[2]《美国人一生喝掉6吨牛奶,因为喝奶的好处太多了!中国人一年只喝36公斤!》.健康时报.2018-11-20
[3]《这样喝牛奶等于"白喝",你中招的是第几条?》.科普中国.2022-01-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主任医师
广州儿童专科医院 全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中医院 中医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全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鸡西市鸡冠区东山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长江北街1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凤平路1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泽州县巴公一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三都水族自治县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9号